大学新生教育中学校环境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绪论 | 第8-17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选题的学科定位 | 第10-11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四)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 视角创新 | 第15页 |
2. 理论创新 | 第15页 |
(五)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 大学新生教育与学校环境 | 第17-23页 |
(一) 大学新生教育 | 第17-19页 |
1. 大学新生的定位 | 第17-18页 |
2. 大学新生教育的目标 | 第18页 |
3. 大学新生教育的内容 | 第18-19页 |
(二) 学校环境 | 第19-23页 |
1. 学校环境的特点 | 第19-20页 |
2. 学校环境的类型 | 第20页 |
3. 大学新生教育中的学校环境 | 第20-23页 |
三、 学校环境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理论依据和功能 | 第23-28页 |
(一) 学校环境影响大学新生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1. 马克思主义环境理论 | 第23页 |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23-24页 |
3. 阶段—环境配合理论 | 第24页 |
4. 社会发展模型理论 | 第24-25页 |
(二) 学校环境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功能 | 第25-28页 |
1. 感染熏陶功能 | 第25页 |
2. 激励导向功能 | 第25-26页 |
3. 约束规范功能 | 第26页 |
4. 辐射功能 | 第26-28页 |
四、 学校环境影响大学新生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一) 学校环境对大学新生教育的积极影响 | 第28-30页 |
1. 完善的物质环境提供坚实教育基础 | 第28-29页 |
2. 优良的历史传统奠定良好教育氛围 | 第29页 |
3. 丰富的校园活动增添教育活力 | 第29-30页 |
4. 健康的网络环境提供教育新途径 | 第30页 |
(二) 学校环境对大学新生教育的消极影响 | 第30-35页 |
1. 物质环境不完备制约教育实施 | 第30-31页 |
2. 组织环境功利性偏离教育宗旨 | 第31-32页 |
3. 文化环境不浓厚弱化教育成效 | 第32页 |
4. 制度环境不完善涣散教育纪律 | 第32-33页 |
5. 人际环境不和谐影响教育成绩 | 第33页 |
6. 网络环境监管不力带来教育新挑战 | 第33-35页 |
五、 大学新生教育中学校环境的优化原则和对策 | 第35-42页 |
(一) 遵循科学的优化原则 | 第35-37页 |
1. 全面优化原则 | 第35-36页 |
2. 互惠互利原则 | 第36页 |
3. 开拓创新原则 | 第36-37页 |
(二) 采取有效的优化对策 | 第37-42页 |
1. 坚持不断完善物质环境 | 第37-38页 |
2. 致力于创造服务型的组织环境 | 第38页 |
3. 大力营造高尚的文化环境 | 第38-39页 |
4. 注重提高制度环境的规范性 | 第39-40页 |
5. 努力建设和谐的人际环境 | 第40页 |
6. 切实加强绿色网络环境建设 | 第40-41页 |
7. 积极健全学校环境保障机制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