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安徽省本科生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7-1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页
    1.2 研究现状第7-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7-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8-9页
    1.3 研究意义第9页
    1.4 研究方法第9-10页
    1.5 创新之处第10-11页
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涵第11-13页
    2.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内涵第11页
    2.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涵第11-13页
3.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第13-20页
    3.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第13-17页
        3.1.1 职业认识第13-14页
        3.1.2 职业选择第14-17页
        3.1.3 职业评价第17页
    3.2 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第17-20页
        3.2.1 自我意识突出,自主性增强第17-18页
        3.2.2 评价标准务实化,功利性凸显第18页
        3.2.3 价值取向多元化,矛盾性突出第18-19页
        3.2.4 职业期望理想化第19-20页
4. 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第20-25页
    4.1 社会因素第20-21页
        4.1.1 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页
        4.1.2 社会文化的变迁第20-21页
        4.1.3 就业制度的改革第21页
    4.2 学校因素第21-23页
        4.2.1 高校德育的效果第21-22页
        4.2.2 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体系第22-23页
    4.3 家庭因素第23-24页
        4.3.1 父母的职业价值取向第23页
        4.3.2 父母教育方式第23-24页
    4.4 个人因素的影响第24-25页
        4.4.1 个人综合素质第24页
        4.4.2 个性因素第24-25页
5. 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第25-35页
    5.1 明确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原则第25-27页
        5.1.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第25页
        5.1.2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第25-26页
        5.1.3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第26页
        5.1.4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26-27页
    5.2 完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第27-30页
        5.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第27-29页
        5.2.2 加强职业认知教育第29页
        5.2.3 加强职业理想教育第29页
        5.2.4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第29-30页
        5.2.5 加强职业发展教育第30页
    5.3 探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第30-35页
        5.3.1 发挥高校教育的指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第30-32页
        5.3.2 发挥政策措施的激励作用,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第32-33页
        5.3.3 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第33页
        5.3.4 发挥自我认知的动力作用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作者简介第41-42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拓扑控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延迟优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数据在混合存储系统中的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