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导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17-19页 |
2 开放贸易与内生制度——文献综述 | 第19-49页 |
2.1 制度优势——从外生到内生 | 第19-20页 |
2.2 利益集团与制度——概念与理论 | 第20-30页 |
2.2.1 利益集团概念 | 第20-21页 |
2.2.2 利益集团理论 | 第21-27页 |
2.2.3 制度涵义及制度变化相关理论 | 第27-30页 |
2.3 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 | 第30-38页 |
2.3.1 经典模型的研究 | 第30-34页 |
2.3.2 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的研究 | 第34-36页 |
2.3.3 中国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的研究 | 第36-38页 |
2.4 贸易开放、利益集团与制度决定 | 第38-46页 |
2.4.1 贸易开放对制度的异质性影响 | 第38-43页 |
2.4.2 相关的经验研究 | 第43-46页 |
2.5 小结 | 第46-49页 |
3 利益集团与制度影响力差异 | 第49-66页 |
3.1 各所有制部门出口贸易模式差异 | 第50-52页 |
3.2 各所有制部门成长背景及政治联系特征 | 第52-55页 |
3.3 各所有制部门制度影响力差异表现 | 第55-65页 |
3.3.1 各所有制部门总体制度影响力差异表现 | 第55-59页 |
3.3.2 各所有制部门出口制度影响力差异表现 | 第59-62页 |
3.3.3 地区所有制部门制度影响力差异表现 | 第62-65页 |
3.4 小结 | 第65-66页 |
4 出口贸易对制度进步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66-81页 |
4.1 问题的提出 | 第66-67页 |
4.2 基本设定 | 第67-70页 |
4.2.1 封闭经济 | 第67-69页 |
4.2.2 开放经济 | 第69-70页 |
4.3 区域内竞争的制度决定 | 第70-75页 |
4.3.1 低效率地区的制度决定机制 | 第70-73页 |
4.3.2 高效率地区的制度决定机制 | 第73-75页 |
4.4 区域间竞争的制度决定 | 第75-80页 |
4.5 小结 | 第80-81页 |
5 出口贸易对制度进步的影响——经验分析 | 第81-106页 |
5.1 问题的提出 | 第81-82页 |
5.2 研究思路及研究假设 | 第82-85页 |
5.3 计量模型与模型识别策略 | 第85-86页 |
5.3.1 计量模型构建 | 第85-86页 |
5.3.2 模型识别策略 | 第86页 |
5.4 变量构建与数据特征 | 第86-94页 |
5.4.1 出口制度密集度预测值的构建 | 第87-89页 |
5.4.2 出口制度密集度预测值的质量 | 第89-91页 |
5.4.3 数据来源与数据特征 | 第91-94页 |
5.5 计量结果分析 | 第94-102页 |
5.5.1 主要回归结果 | 第94-96页 |
5.5.2 稳健性检验 | 第96-102页 |
5.6 扩展分析:地方政府行为与国有经济“减损效应” | 第102-104页 |
5.7 小结 | 第104-106页 |
6 结语 | 第106-110页 |
6.1 结论与讨论 | 第106-108页 |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4页 |
附录 | 第12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