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对提高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综述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2 金融创新与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1.1 金融创新的内涵 | 第18页 |
2.1.2 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 | 第18-19页 |
2.1.3 金融创新的主要类型 | 第19-20页 |
2.2 银行竞争力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银行竞争力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2 银行竞争力的主要特征 | 第21页 |
2.2.3 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21-23页 |
3 我国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和关系 | 第23-31页 |
3.1 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3.2.1 银行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2.2 银行竞争力的问题分析 | 第26-28页 |
3.3 我国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 第28-31页 |
4 金融创新对提高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第31-39页 |
4.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 第31-33页 |
4.1.1 指标选择 | 第31-33页 |
4.1.2 数据来源与面板模型构建 | 第33页 |
4.2 实证检验过程 | 第33-36页 |
4.2.1 单位根检验 | 第33-35页 |
4.2.2 协整检验 | 第35页 |
4.2.3 固定效应的冗余变量似然比检验 | 第35-36页 |
4.2.4 Hausman检验 | 第36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9-4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39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39-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