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2.1 商业银行 | 第15页 |
1.2.2 利率风险 | 第15-16页 |
1.2.3 利率市场化 | 第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第18页 |
1.4.2 对比分析法 | 第18-19页 |
1.4.3 案例分析法 | 第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9-20页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2.1 经典理论回顾 | 第20-22页 |
2.1.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第20-21页 |
2.1.2 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 第21-22页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2.4 现有文献总结与评述 | 第25-26页 |
第3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回顾 | 第26-35页 |
3.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进程 | 第26-29页 |
3.1.1 第一阶段(1993至1996年)初步构想阶段 | 第26页 |
3.1.2 第二阶段(1996年—2012年6月前)稳定实施阶段 | 第26-28页 |
3.1.3 第三阶段(2012年6月至今)逐步完善阶段 | 第28-29页 |
3.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评析 | 第29-35页 |
3.2.1 循序渐进的改革模式 | 第29-31页 |
3.2.2 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的安排呈现两面性 | 第31-33页 |
3.2.3 较慢的改革进程阻碍其他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5-47页 |
4.1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正面影响 | 第35-39页 |
4.1.1 推动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 | 第35-36页 |
4.1.2 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变革 | 第36-37页 |
4.1.3 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改善 | 第37-38页 |
4.1.4 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合理的内部定价机制 | 第38-39页 |
4.2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 | 第39-47页 |
4.2.1 降低了城市商业银行利润空间 | 第39-41页 |
4.2.2 增加了城市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 第41-44页 |
4.2.3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大 | 第44-45页 |
4.2.4 提高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压力 | 第45-47页 |
第5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影响的案例分析 | 第47-60页 |
5.1 选择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分行作为分析对象的原因 | 第47-49页 |
5.2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分行的显性影响 | 第49-57页 |
5.2.1 影响存款业务 | 第49-52页 |
5.2.2 影响中间业务 | 第52-55页 |
5.2.3 影响贷款业务 | 第55-57页 |
5.3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分行的隐性影响 | 第57-60页 |
5.3.1 影响经营模式 | 第57-58页 |
5.3.2 影响风险偏好 | 第58页 |
5.3.3 影响服务模式 | 第58-59页 |
5.3.4 影响风险管理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与策略建议 | 第60-67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60-61页 |
6.1.1 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传统业务受到很大影响 | 第60页 |
6.1.2 传统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有很大变化 | 第60页 |
6.1.3 利率风险加大 | 第60-61页 |
6.2 相关策略建议 | 第61-67页 |
6.2.1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树立银行市场竞争意识 | 第61-62页 |
6.2.2 提高银行利率管理水平 | 第62-64页 |
6.2.3 注重银行金融服务创新 | 第64-65页 |
6.2.4 促进业务经营综合化发展 | 第65-66页 |
6.2.5 积极引进和培育人才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