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金属改性TiO_2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制备方法 | 第13-14页 |
1.2.2 改性后催化机理 | 第14页 |
1.2.3 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非金属改性TiO_2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1 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1.3.2 改性后催化机理 | 第17页 |
1.3.3 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 金属和非金属共掺杂改性TiO_2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1 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1.4.2 改性后催化机理 | 第19-20页 |
1.4.3 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22页 |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2-30页 |
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22-24页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24页 |
2.2 样品合成方案 | 第24-25页 |
2.3 材料表征及方法原理 | 第25-28页 |
2.3.1 组成元素分析 | 第25页 |
2.3.2 表观形貌分析 | 第25-26页 |
2.3.3 晶相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2.3.4 光电特性分析 | 第27-28页 |
2.4 光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 第28-30页 |
2.4.1 模型污染物的选择 | 第28页 |
2.4.2 光催化反应实验装置 | 第28-29页 |
2.4.3 模拟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第3章 Ag改性N-C-S/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 第30-55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Ag改性N-C-S/TiO_2制备方法 | 第31页 |
3.3 催化剂表征 | 第31-45页 |
3.3.1 元素组成分析 | 第31-35页 |
3.3.2 表观形貌分析 | 第35-37页 |
3.3.3 晶相结构 | 第37-43页 |
3.3.4 光电性质分析 | 第43-45页 |
3.4 Ag/N-C-S/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5-50页 |
3.4.1 胱氨酸摩尔比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2 Ag与Ti的摩尔比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3 煅烧温度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4 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5 不同光波长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 Ag改性N-C-S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的机理分析 | 第50-53页 |
3.5.1 非金属N-C-S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 | 第50-51页 |
3.5.2 金属Ag改性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 | 第51-52页 |
3.5.3 Ag改性N-C-S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Ce改性N-C-S/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 第55-76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Ce改性N-C-S/TiO_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55-56页 |
4.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6-67页 |
4.3.1 组成元素分析 | 第56-60页 |
4.3.2 表观形貌分析 | 第60-61页 |
4.3.3 晶相结构分析 | 第61-65页 |
4.3.4 光吸收特性分析 | 第65-67页 |
4.4 Ce/N-C-S/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67-71页 |
4.4.1 Ce与Ti的摩尔比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67-68页 |
4.4.2 煅烧温度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68-69页 |
4.4.3 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69-70页 |
4.4.4 不同光波长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70-71页 |
4.5 Ce/N-C-S共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的机理分析 | 第71-74页 |
4.5.1 Ce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 | 第71-72页 |
4.5.2 Ce和N-C-S共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 | 第72-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Fe/N-C-S/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 第76-99页 |
5.1 引言 | 第76页 |
5.2 Fe/N-C-S/TiO_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76-77页 |
5.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77-90页 |
5.3.1 组成元素分析 | 第77-81页 |
5.3.2 表观形貌分析 | 第81-82页 |
5.3.3 晶相结构分析 | 第82-88页 |
5.3.4 光电性质分析 | 第88-90页 |
5.4 Fe/N-C-S/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因素 | 第90-94页 |
5.4.1 Fe与Ti的摩尔比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90-91页 |
5.4.2 煅烧温度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91-92页 |
5.4.3 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甲基橙影响 | 第92-93页 |
5.4.4 不同光波长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 第93-94页 |
5.5 Fe/N-C-S共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的机理分析 | 第94-97页 |
5.5.1 Fe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 | 第94-95页 |
5.5.2 Fe和N-C-S共掺杂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 | 第95-9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结论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