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18页 |
Abstract | 第18-22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23-2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5-4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25页 |
1.2 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1.2.1 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的特点 | 第25-2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1.3 钼纤维增强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的组分构成与制备工艺 | 第29-35页 |
1.3.1 骨料系统 | 第29-31页 |
1.3.2 树脂系统 | 第31-34页 |
1.3.3 增强纤维 | 第34-35页 |
1.3.4 钼纤维增强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第35页 |
1.4 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 | 第35-42页 |
1.4.1 细观力学性能表征 | 第36-40页 |
1.4.2 宏观力学性能表征 | 第40-42页 |
1.5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42-45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42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42页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2-45页 |
第2章 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界面应力传递机制 | 第45-61页 |
2.1 引言 | 第45页 |
2.2 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理 | 第45-47页 |
2.3 埋置状态下的钼纤维-基体应力传递机制 | 第47-52页 |
2.3.1 理想钼纤维增强基体应力传递和轴向弹性模量预测 | 第47-50页 |
2.3.2 考虑纤维末端应力的钼纤维增强基体应力传递 | 第50-51页 |
2.3.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2.4 拉拔状态下的钼纤维-基体应力传递机制 | 第52-59页 |
2.4.1 钼纤维粘结/脱粘时的应力分布 | 第53-56页 |
2.4.2 纤维细观结构参数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56-5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3章 基体对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第61-91页 |
3.1 引言 | 第61页 |
3.2 界面粘结强度测试方法 | 第61-64页 |
3.2.1 微脱粘法 | 第61-62页 |
3.2.2 单纤维拉拔法 | 第62-63页 |
3.2.3 纤维临界长度断裂法 | 第63-64页 |
3.3 润湿理论及表征 | 第64-67页 |
3.3.1 接触角 | 第64-65页 |
3.3.2 表面自由能与粘附功 | 第65-67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67-74页 |
3.4.1 粘附功测试 | 第67-68页 |
3.4.2 基体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第68-70页 |
3.4.3 钼纤维-基体界面粘结强度测试 | 第70-71页 |
3.4.4 钼纤维增强人造花岗石力学强度测试 | 第71-73页 |
3.4.5 钼纤维增强人造花岗石试样典型测点载荷-应变测试 | 第73-74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74-89页 |
3.5.1 树脂固化剂配比对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4-78页 |
3.5.2 树脂固化剂配比对润湿性的影响 | 第78-80页 |
3.5.3 树脂固化剂配比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80-82页 |
3.5.4 钼纤维-基体界面粘结强度与粘附功关系初探 | 第82-83页 |
3.5.5 树脂固化剂配比对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第83-85页 |
3.5.6 不同固化剂含量钼纤维增强人造花岗石载荷-应变分析与仿真 | 第85-8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4章 纤维表面性能对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第91-119页 |
4.1 引言 | 第91页 |
4.2 表面处理对钼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91-97页 |
4.2.1 酸化处理对钼纤维结构和性能影响 | 第92-93页 |
4.2.2 气相氧化处理对钼纤维结构和性能影响 | 第93-95页 |
4.2.3 偶联处理对钼纤维结构和性能影响 | 第95-97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97-98页 |
4.3.1 新、旧钼纤维表面粗糙度的测试 | 第97-98页 |
4.3.2 粘附功测试 | 第98页 |
4.3.3 单根钼纤维抗拉强度测试 | 第98页 |
4.3.4 钼纤维-基体界面粘结强度测试 | 第98页 |
4.3.5 钼纤维增强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力学强度测试 | 第98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98-111页 |
4.4.1 新、旧钼纤维表面形貌AFM分析 | 第98-100页 |
4.4.2 纤维表面性能对润湿性影响 | 第100-103页 |
4.4.3 纤维表面性能对拉伸强度影响 | 第103页 |
4.4.4 纤维表面性能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103-108页 |
4.4.5 钼纤维-基体界面粘结强度与粘附功关系分析 | 第108-109页 |
4.4.6 纤维表面性能对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第109-111页 |
4.5 新、旧钼纤维增强基体有限元分析 | 第111-117页 |
4.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11-113页 |
4.5.2 强界面结合状态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13-115页 |
4.5.3 弱界面结合状态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15-11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5章 纤维形状对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第119-139页 |
5.1 引言 | 第119页 |
5.2 纤维形状分类 | 第119-120页 |
5.3 异形钼纤维拉拔理论模型 | 第120-123页 |
5.3.1 拉拔模型的建立 | 第120-121页 |
5.3.2 异形钼纤维最大拉拔载荷的计算 | 第121-122页 |
5.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22-123页 |
5.4 异形钼纤维-基体界面粘结强度实验研究 | 第123-127页 |
5.4.1 实验材料 | 第123-124页 |
5.4.2 试样制备及测试 | 第124页 |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4-127页 |
5.5 钼纤维拉拔脱粘过程 | 第127-131页 |
5.5.1 直线形钼纤维拉拔脱粘过程 | 第127-129页 |
5.5.2 异形钼纤维拉拔脱粘过程 | 第129-131页 |
5.6 异形钼纤维增强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第131-135页 |
5.6.1 异形钼纤维增强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强度测试 | 第131-132页 |
5.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32-135页 |
5.7 异形钼纤维增强基体有限元分析 | 第135-137页 |
5.7.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35页 |
5.7.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35-137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第6章 人造花岗石精密雕铣机床床身静动态性能分析及优化 | 第139-165页 |
6.1 引言 | 第139页 |
6.2 精密雕铣机床床身设计 | 第139-141页 |
6.3 精密雕铣机床床身受力分析 | 第141-144页 |
6.3.1 工件-工作台-导轨受力分析 | 第141-142页 |
6.3.2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 | 第142-144页 |
6.3.3 龙门座螺栓组连接受力分析 | 第144页 |
6.4 人造花岗石精密雕铣机床床身静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 | 第144-152页 |
6.4.1 床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44-145页 |
6.4.2 静力学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45-149页 |
6.4.3 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床身结构优化 | 第149-152页 |
6.5 人造花岗石精密雕铣机床床身动态性能分析 | 第152-163页 |
6.5.1 精密雕铣机床床身模态分析 | 第153-158页 |
6.5.2 精密雕铣机床床身谐响应分析 | 第158-16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63-16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5-169页 |
7.1 结论 | 第165-167页 |
7.2 创新点 | 第167页 |
7.3 展望 | 第167-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8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1-18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发明专利及获奖情况 | 第183-185页 |
致谢 | 第185-187页 |
附录:已发表英文文章 | 第187-20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