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丹酰胺的汞离子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61页
    1.1 汞离子荧光探针第12-29页
        1.1.1 对汞离子进行选择性识别的重要意义第12-13页
        1.1.2 汞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第13-19页
        1.1.3 基于不同信号机理的汞离子荧光探针第19-26页
            1.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原理(PET)ET第19-21页
            1.1.3.2 分子内电荷转移原理(ICT)第21-22页
            1.1.3.3 光诱导电荷转移(PCT)第22页
            1.1.3.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FRET)第22-24页
            1.1.3.5 键能转移原理(TBET)第24-25页
            1.1.3.6 激发能转移原理(EET)第25页
            1.1.3.7 其它原理第25-26页
        1.1.4 基于丹酰胺的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第26-29页
    1.2 固载化的离子荧光探针第29-42页
        1.2.1 以SBA-15为载体的荧光纳米探针的研究第34-37页
            1.2.1.1 SBA-15分子筛的性质第34页
            1.2.1.2 SBA-15在荧光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34-37页
        1.2.2 以壳聚糖纳米微球为载体的荧光纳米探针的研究第37-42页
            1.2.2.1 壳聚糖的性质第37-38页
            1.2.2.2 壳聚糖在金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38-42页
    1.3 分子逻辑门第42-50页
        1.3.1 分子逻辑门的发展第42页
        1.3.2 分子逻辑门的分类第42-44页
            1.3.2.1 单输入分子逻辑门第42-43页
            1.3.2.2 双输入分子逻辑门第43-44页
            1.3.2.3 组合的逻辑系统第44页
        1.3.3 荧光分子逻辑门的研究第44-50页
    1.4 本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1页
第二章 丹酰胺-SBA-15 Hg~(2+)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61-76页
    2.1 概述第61-62页
    2.2 实验部分第62-65页
        2.2.1 试剂与药品第62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62页
        2.2.3 SBA-15的制备第62页
        2.2.4 DA/SBA-15的制备第62-65页
            2.2.4.1 DA-APTES的合成第63-64页
            2.2.4.2 DA/SBA-15的制备第64-65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5-72页
        2.3.1 DA/SBA-15荧光纳米探针的表征及结果分析第65-68页
            2.3.1.1 FTIR第65页
            2.3.1.2 XRD第65-66页
            2.3.1.3 TEM第66-67页
            2.3.1.4 TGA和元素分析第67-68页
            2.3.1.5 N_2吸脱附第68页
        2.3.2 DA/SBA-15荧光纳米探针的荧光性质表征及结果分析第68-72页
            2.3.2.1 DA-APTES和DA/SBA-15的荧光光谱比较第68-70页
            2.3.2.2 DA/SBA-15对Hg~(2+)灵敏度的测试第70-71页
            2.3.2.3 DA/SBA-15对Hg~(2+)选择性的测试第71-72页
    2.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第三章 基于[Hg~(2+)与Cl~-]或[Hg~(2+)与Br~-]作为输入的INHIBIT逻辑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76-86页
    3.1 概述第76-77页
    3.2 实验部分第77-78页
        3.2.1 试剂与药品第77页
        3.2.2 仪器与设备第77-78页
        3.2.3 DA/SBA-15的制备第78页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78-83页
        3.3.1 DA/SBA-15对Hg~(2+)灵敏度的测试第78-79页
        3.3.2 DA/SBA-15对Hg~(2+)选择性的测试第79-81页
            3.3.2.1 阳离子对选择性的影响第79-80页
            3.3.2.2 阴离子对选择性的影响第80-81页
        3.3.3 pH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第81-82页
        3.3.4 DA/SBA-15荧光纳米探针的逻辑门性质研究第82-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四章 丹酰胺-壳聚糖纳米微球Hg~(2+)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86-100页
    4.1 概述第86页
    4.2 实验部分第86-89页
        4.2.1 试剂与药品第86-87页
        4.2.2 仪器与设备第87页
        4.2.3 壳聚糖的降解及分子量的测定第87-88页
        4.2.4 壳聚糖纳米微粒(CN)的制备第88页
        4.2.5 DA-CN汞离子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第88页
        4.2.6 荧光检测第88-89页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89-95页
        4.3.1 DA-CN荧光纳米探针的表征及结果分析第89-91页
            4.3.1.1 H~1-NMR第89页
            4.3.1.2 FTIR第89-90页
            4.3.1.3 TEM以及溶解实验第90-91页
            4.3.1.4 元素分析第91页
        4.3.2 DA-CN荧光纳米探针的荧光性质表征及结果分析第91-95页
            4.3.2.1 DA和DA-CN的荧光光谱比较第91-92页
            4.3.2.2 DA-CN对Hg~(2+)灵敏度的测试第92-93页
            4.3.2.3 DA-CN对Hg~(2+)选择性的测试第93-94页
            4.3.2.4 pH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第94-95页
    4.4 本章小结第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第五章 聚合物液晶/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100-111页
    5.1 概述第100-101页
    5.2 实验部分第101-103页
        5.2.1 试剂与药品第101页
        5.2.2 仪器与设备第101-102页
        5.2.3 热致液晶(TLCP)的制备第102页
        5.2.4 TLCP/MWNT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02-103页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03-108页
        5.3.1 WAXD第103页
        5.3.2 Raman第103-104页
        5.3.3 POM第104-105页
        5.3.4 SEM第105-106页
        5.3.5 TGA第106-107页
        5.3.6 DSC第107-108页
    5.4 本章小结第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1-112页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位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在环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下一篇:二苯乙烯导向的抗氧化剂和癌预防试剂的设计、活性及其机理研究:巯基和Michael加成受体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