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炼制论文

油页岩灰渣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油页岩灰渣的来源及综合利用第11-16页
        1.1.1 油页岩简介第11-12页
        1.1.2 油页岩资源的综合利用概述第12-14页
        1.1.3 油页岩灰渣的来源第14页
        1.1.4 油页岩灰渣的综合利用情况概述第14-16页
    1.2 氧化铝概述第16-20页
        1.2.1 氧化铝晶体结构第16-17页
        1.2.2 氧化铝的生产方法第17-20页
    1.3 白炭黑概述第20-22页
        1.3.1 白炭黑的基本性质第20页
        1.3.2 白炭黑的生产方法第20-22页
    1.4 课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1.4.1 课题背景第22-23页
        1.4.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1.5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第24-25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内容第25-35页
    2.1 实验方法第25-28页
        2.1.1 实验设备第25页
        2.1.2 实验药品第25-26页
        2.1.3 正交试验设计第26-27页
        2.1.4 单因素优选法第27-28页
    2.2 油页岩灰渣综合利用工艺路线第28-30页
        2.2.1 油页岩灰渣的预处理第28-29页
        2.2.2 油页岩灰渣中酸性浸取铝第29页
        2.2.3 除杂第29-30页
        2.2.4 油页岩石尾渣制备白炭黑第30页
    2.3 实验内容第30-35页
        2.3.1 实验内容与方案第30-31页
        2.3.2 实验检测分析方法第31-35页
第三章 油页岩灰渣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第35-47页
    3.1 原料成分分析第35-37页
        3.1.1 油页岩灰渣的XRF定性分析第35-36页
        3.1.2 油页岩灰渣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36页
        3.1.3 油页岩灰渣的扫描电镜分析第36-37页
        3.1.4 油页岩灰渣的热重-差热分析第37页
    3.2 单因素优选试验设计第37-42页
        3.2.1 煅烧温度对Al_2O_3浸出率及盐酸有效利用率的影响第38-40页
        3.2.2 煅烧时间对Al_2O_3浸出率及盐酸有效利用率的影响第40页
        3.2.3 盐酸浓度对Al_2O_3浸出率及盐酸有效利用率的影响第40-41页
        3.2.4 液固比对Al_2O_3浸出率及盐酸有效利用率的影响第41-42页
        3.2.5 溶出时间对Al_2O_3浸出率及盐酸有效利用率的影响第42页
    3.3 正交试验设计第42-45页
        3.3.1 正交设计的试验安排第43页
        3.3.2 正交表的极差分析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提高浸出效率的两段逆流浸出工艺研究第47-61页
    4.1 油页岩灰渣两段逆流浸出工艺第47-48页
        4.1.1 连续逆流浸出工艺设计第47页
        4.1.2 油页岩灰渣两段逆流浸出工艺设计第47-48页
    4.2 两段逆流浸出工艺对氧化铝浸出率及盐酸有效利用率的影响第48-53页
        4.2.1 盐酸浓度对Al_2O_3浸出率的影响第49页
        4.2.2 液固比对Al_2O_3浸出率的影响第49-50页
        4.2.3 溶出时间对Al_2O_3浸出率的影响第50-51页
        4.2.4 两段逆流浸出后的油页岩残渣成分分析第51-53页
    4.3 两段逆流浸出工艺与一次酸溶浸出工艺的比较第53-57页
        4.3.1 盐酸浓度对两种浸出工艺的影响第53-54页
        4.3.2 液固比对两种浸出工艺的影响第54-55页
        4.3.3 溶出时间对两种浸出工艺的影响第55-56页
        4.3.4 两段逆流浸出工艺与一次酸溶浸出工艺的最佳条件对比第56-57页
    4.4 浸出液制备氧化铝及其氧化铝制品的检测分析第57-60页
        4.4.1 氧化铝的制备流程第57-58页
        4.4.2 氧化铝的检测分析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油页岩灰渣提铝渣制备白炭黑的工艺研究第61-69页
    5.1 原料分析第61-63页
        5.1.1 成分分析第61页
        5.1.2 物像分析第61-62页
        5.1.3 微观形貌分析第62-63页
    5.2 碱熔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流程第63-64页
    5.3 白炭黑析出的粒度控制第64-66页
        5.3.1 脱水时间对白炭黑粒度的影响第64-65页
        5.3.2 加入分散剂对白炭黑粒度的影响第65-66页
    5.4 白炭黑制品的检测分析第66-68页
        5.4.1 白炭黑的XRF检测第66页
        5.4.2 白炭黑的XRD检测第66-67页
        5.4.3 白炭黑的SEM检测第67页
        5.4.4 白炭黑的粒度分析第67-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绵钛副产品氯化镁直接氧化热解制取氧化镁的研究
下一篇:Fe-6.5%Si高硅钢的变形及软化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