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综放开采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3 上行开采技术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1.2.4 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矿井开采技术地质条件及煤岩力学测试 | 第17-24页 |
2.1 开采现状 | 第17-19页 |
2.1.1 8煤开采现状 | 第17页 |
2.1.2 含煤性 | 第17-19页 |
2.2 8103 工作面地质概况 | 第19-21页 |
2.2.1 工作面地质条件 | 第19页 |
2.2.2 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 第19-21页 |
2.3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第21-23页 |
2.3.1 测试内容 | 第21-22页 |
2.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别分析 | 第24-42页 |
3.1 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别方法 | 第24-39页 |
3.1.1 比值判别法 | 第24-26页 |
3.1.2“三带”判别法 | 第26-32页 |
3.1.3 围岩平衡法 | 第32-34页 |
3.1.4 数理统计分析法 | 第34-35页 |
3.1.5 波兰上行开采判别法 | 第35-36页 |
3.1.6 前苏联上行开采判别法 | 第36-39页 |
3.2 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采动影响时空关系分析 | 第39-41页 |
3.2.1 8 煤与 5-1、5-2煤层开采空间关系 | 第39-40页 |
3.2.2 8 煤与 5-1、5-2 煤层安全开采时间间隔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分析 | 第42-57页 |
4.1 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 第42-43页 |
4.1.1 相似理论 | 第42-43页 |
4.1.2 相似模拟材料参数确定 | 第43页 |
4.2 上行开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方案 | 第43-47页 |
4.2.1 模拟条件及材料配比选择 | 第43-45页 |
4.2.2 试验方案 | 第45-47页 |
4.3 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6页 |
4.3.1 模型开挖过程分析 | 第47-54页 |
4.3.2 采场覆岩“三带”分析 | 第54-55页 |
4.3.3 5-1、5-2 煤层下沉规律分析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数值模拟分析 | 第57-71页 |
5.1 UDEC数值模拟软件 | 第57页 |
5.2 模型的设计及建立 | 第57-59页 |
5.2.1 模型范围 | 第57页 |
5.2.2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确定 | 第57-59页 |
5.2.3 开挖方案及测线布置 | 第59页 |
5.3 工作面走向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6页 |
5.3.1 8 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过程 | 第60-62页 |
5.3.2 8 煤层覆岩塑性破坏分布规律 | 第62-63页 |
5.3.3 覆岩裂隙分布分析 | 第63-64页 |
5.3.4 8 煤底板垂直应力变化规律 | 第64-65页 |
5.3.5 上煤层位移变化规律 | 第65-66页 |
5.4 工作面倾向模拟结果分析 | 第66-70页 |
5.4.1 8 煤倾向顶板覆岩垮落变形破坏规律 | 第66-67页 |
5.4.2 8 煤工作面顶板覆岩塑性区发展过程 | 第67-69页 |
5.4.3 8 煤工作面开挖后上煤层位移变化规律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近距离煤层群采场覆岩活动规律现场实测分析 | 第71-90页 |
6.1 现场观测方案 | 第71-73页 |
6.1.1 垮落带高度分析 | 第71页 |
6.1.2 观测仪器及观测点 | 第71-72页 |
6.1.3 观测钻孔布置方式 | 第72-73页 |
6.2 观测结果及分析 | 第73-84页 |
6.2.1 8105 胶带运输巷观测结果分析 | 第73-77页 |
6.2.2 8103 轨道运输巷观测结果分析 | 第77-81页 |
6.2.3 8215 轨道运输巷观测结果分析 | 第81-84页 |
6.3 5-2 煤层巷探实测分析 | 第84-85页 |
6.3.1 5-2 煤层掘探巷目的 | 第84页 |
6.3.2 5-2煤层巷探方案 | 第84-85页 |
6.3.3 探巷掘进方案 | 第85页 |
6.4 5-2 煤巷探结果及分析 | 第85-87页 |
6.4.1 5-2 煤倾向探测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6.4.2 5-2 煤走向探测结果分析 | 第8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7-90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90-92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7.2 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附录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