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侧向流生物滤池设计优化及其处理效果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村镇水污染及处理现状 | 第11-15页 |
1.1.1 村镇生活污水 | 第11页 |
1.1.2 村镇水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3 村镇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 第12-13页 |
1.1.4 村镇污水处理现状 | 第13-15页 |
1.2 村镇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2.1 村镇污水处理模式 | 第15-16页 |
1.2.2 国内外分散式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3 村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 | 第18-19页 |
1.3 生物膜法在村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3页 |
1.3.1 生物接触氧化法 | 第19-20页 |
1.3.2 砾间技术 | 第20页 |
1.3.3 曝气生物滤池 | 第20-21页 |
1.3.4 技术的有效性 | 第21-22页 |
1.3.5 技术的局限性 | 第22-23页 |
1.4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23-26页 |
1.4.1 课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页 |
1.4.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6-29页 |
2.1.1 试验用水 | 第26页 |
2.1.2 试验填料 | 第26-28页 |
2.1.3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2.2.1 试验装置及流程 | 第29-30页 |
2.2.2 水质监测方法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新型侧向流生物滤池设计计算及结构优化 | 第31-49页 |
3.1 新型侧向流生物滤池设计计算 | 第31-38页 |
3.1.1 设计思路 | 第31页 |
3.1.2 设计参数 | 第31页 |
3.1.3 设计计算 | 第31-38页 |
3.2 新型侧向流生物滤池结构优化 | 第38-42页 |
3.2.1 填料优化 | 第38-41页 |
3.2.2 防止污水短流优化 | 第41页 |
3.2.3 反冲洗优化 | 第41-42页 |
3.3 新型侧向流生物滤池加工图纸的绘制 | 第42-45页 |
3.4 新型侧向流生物滤池装置的加工制作 | 第45-49页 |
3.4.1 装置加工材料的选择 | 第45-47页 |
3.4.2 装置的加工制作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新型侧向流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研究 | 第49-71页 |
4.1 试验装置的挂膜启动 | 第49-53页 |
4.1.1 装置的挂膜方法 | 第49页 |
4.1.2 挂膜启动期间系统的运行情况 | 第49-52页 |
4.1.3 挂膜启动的阶段性分析及完成标志 | 第52-53页 |
4.2 试验装置运行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53-68页 |
4.2.1 溶解氧对装置运行性能的影响 | 第53-58页 |
4.2.2 水力负荷对装置运行性能的影响 | 第58-64页 |
4.2.3 滤池级别对装置稳定运行性能的影响 | 第64-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第五章 试验装置的后期优化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3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建议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