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责任视野中80后进城务工女性群体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第8页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8-10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2页
第一章 80后进城务工女性的总体现状和特征第12-18页
 第一节 当前进城务工女性现状分析第12-14页
  一、外出务工年龄较小,教育水平有所提高第12-13页
  二、未婚者占八成,已婚者离婚率较高第13页
  三、就业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工资水平不高第13页
  四、注重享受,消费自我中心化第13-14页
  五、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第14页
 第二节 进城务工女性的显著特征第14-18页
  一、受教育程度、教育需求、维权意识整体提高第14页
  二、就业方式逐渐正规化,行业分布多元化第14-15页
  三、市民化趋势显著第15-16页
  四、人格特征明显转变第16页
  五、三重身份的群体性心理第16-18页
第二章 进城务工女性群体面临的问题第18-46页
 第一节 婚恋问题突出第18-23页
  一、婚恋、生育面临新考验第18-19页
  二、非婚或未婚同居普遍引发多种问题第19-20页
  三、婚姻面临新的困惑第20-22页
  四、生育管理处于"真空"状态第22-23页
 第二节 留城抑或回乡的两难选择第23-28页
  一、制度排斥,处于"边缘人"地位第23-26页
  二、回乡前景不容乐观第26-28页
 第三节 劳动权益较难保障第28-33页
  一、权益常受侵害,维权艰难第28-29页
  二、"五保一金"政策落实不到位第29-30页
  三、"三同三不同"问题严重第30-32页
  四、特殊性劳动权利难以保障第32-33页
 第四节 职业发展面临较大困境第33-38页
  一、劳动力市场制度性歧视严重第33-37页
  二、教育培训制度失职,职业发展压力巨大第37页
  三、自身就业准备不足第37-38页
 第五节 进城务工女性健康安全堪忧第38-42页
  一、身心健康存在隐患第38-39页
  二、医疗保险缺失,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低第39-41页
  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第41-42页
 第六节 进城务工女性群体违法犯罪率逐渐上升第42-46页
  一、"黑色群体",破坏城市稳定第42-44页
  二、"灰色群体",不利于城市稳定第44-46页
第三章 当前进城务工女性面临问题的深层原因第46-62页
 第一节 制度层面第46-53页
  一、二元户籍制是产生问题的体制根源第46-47页
  二、现行法律制度的欠缺、疏漏是产生问题的制度缺陷第47-48页
  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迟缓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第48-51页
  四、利益表达和参与机制缺失是造成困境的重要原因第51-52页
  五、教育培训制度的失职是产生问题的直接原因第52-53页
 第二节 政府层面第53-59页
  一、政府责任建设弱化是产生问题的关键原因第53-54页
  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是产生问题的机制障碍第54-55页
  三、政府未充分调动工会、妇联等的积极作用第55-57页
  四、政府对企业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第57-58页
  五、政府缺乏对进城务工女性的教育培训第58-59页
 第三节 个人层面第59-62页
  一、综合素质低,缺乏专业技能第59-60页
  二、城市期望值过高,心理调节能力差第60-61页
  三、流动性太强,缺乏务实精神第61-62页
第四章 探索解决进城务工女性问题的对策第62-79页
 第一节 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第62-68页
  一、不断创新现行户籍制度第62-63页
  二、加快进城务工女性进入法制建设的进程第63-64页
  三、政府承担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第64-65页
  四、建立长久有效的利益表达和参与机制第65-66页
  五、面向社会,深化教育培训制度改革第66-68页
 第二节 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第68-77页
  一、建设责任制政府第68页
  二、建立综合协调的服务管理体制第68-72页
  三、政府集中各种力量,开展帮扶工作第72-75页
  四、提高政府的监管水平,加强执法工作第75-76页
  五、积极推进二三线城市及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第76-77页
 第三节 提升个体综合素质第77-79页
  一、保持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77-78页
  二、坚持"四自原则",实现自我价值第78页
  三、增加知识储备,掌握生存技能第78-79页
结语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参与视阈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
下一篇: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