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论文概述 | 第9-10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0页 |
1.3 飞行器的分类 | 第10-13页 |
1.3.1 固定翼飞行方式 | 第11页 |
1.3.2 旋翼飞行方式 | 第11-12页 |
1.3.3 扑翼飞行方式 | 第12-13页 |
1.4 仿生扑翼机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1.5.1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18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2 扑翼飞行的仿生学机理 | 第21-32页 |
2.1 鸟类身体特征 | 第21-24页 |
2.1.1 骨骼和气囊 | 第21-22页 |
2.1.2 双翅和羽毛 | 第22-24页 |
2.2 扑翼运动方式与气动力分析 | 第24-29页 |
2.2.1 鸟类翅膀扑动运动方式 | 第24-25页 |
2.2.2 扑动翅膀受力分析 | 第25-29页 |
2.3 飞行中的能量利用 | 第29-30页 |
2.3.1 空气中吸收能量 | 第29-30页 |
2.3.2 回扑气流捕获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仿生扑翼飞行器参数设定 | 第32-41页 |
3.1 生物飞行仿生学公式 | 第32-33页 |
3.2 基于仿生公式的参数确定 | 第33-34页 |
3.3 仿生扑翼飞行器功能设计 | 第34页 |
3.4 扑动机构传动系统设计 | 第34-35页 |
3.5 其他电子器件选择 | 第35-38页 |
3.5.1 无刷电调 | 第35-36页 |
3.5.2 驱动舵机 | 第36页 |
3.5.3 遥控电子 | 第36-38页 |
3.6 翼型选择 | 第38-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机械结构设计 | 第41-47页 |
4.1 扑翼机构设计 | 第41-43页 |
4.1.1 扑动机构设计要求 | 第41页 |
4.1.2 扑翼机构实现方案 | 第41-43页 |
4.2 翅膀折叠机构设计 | 第43-44页 |
4.3 尾翼机构设计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仿真优化分析 | 第47-64页 |
5.1 单曲柄双摇杆机构优化分析 | 第47-56页 |
5.1.1 机构动力学分析 | 第47-50页 |
5.1.2 MATLAB程序设计 | 第50-52页 |
5.1.3 虚拟样机ADAMS优化仿真分析 | 第52-56页 |
5.2 尾翼机构的仿真与分析 | 第56-58页 |
5.3 扑翼机的整体仿真 | 第58-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扑翼飞行器整体设计 | 第64-67页 |
6.1 尾翼建模 | 第64页 |
6.2 外观曲面造型 | 第64-66页 |
6.3 翅膀内部结构的建模 | 第6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7.1 总结 | 第67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67页 |
7.3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