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英文缩写说明第11-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4页
    1.1 呼吸道生理结构及肺部给药第16页
    1.2 吸入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6-19页
        1.2.1 吸入制剂概况第16-17页
        1.2.2 雾化吸入液体制剂第17页
        1.2.3 雾化器第17-19页
        1.2.4 体外评价方法第19页
    1.3 布地奈德制剂的现状第19-20页
    1.4 立题依据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4页
第2章 布地奈德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4-36页
    2.1 布地奈德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4-28页
        2.1.1 试验材料第24页
            2.1.1.1 仪器第24页
            2.1.1.2 药品与试剂第24页
        2.1.2 试验方法和结果第24-28页
            2.1.2.1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24页
            2.1.2.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第24-25页
            2.1.2.3 溶液配制第25页
            2.1.2.4 专属性试验第25-27页
            2.1.2.5 BUD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第27-28页
        2.1.3 讨论第28页
    2.2 布地奈德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8-33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28-29页
            2.2.1.1 仪器第28页
            2.2.1.2 药品与试剂第28-29页
        2.2.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9-33页
            2.2.2.1 色谱条件与专属性试验第29-30页
            2.2.2.2 线性与范围第30-31页
            2.2.2.3 方法回收率试验第31页
            2.2.2.4 精密度试验第31-32页
            2.2.2.5 稳定性试验第32页
            2.2.2.6 定量限与检测限第32-33页
        2.2.3 讨论第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第3章 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纳米混悬液的研制第36-58页
    3.1 BUD纳米晶体的制备工艺研究第36-42页
        3.1.1 试剂与仪器第36页
            3.1.1.1 仪器第36页
            3.1.1.2 试剂第36页
        3.1.2 试验方法与结果第36-42页
            3.1.2.1 析晶温度的影响第36-37页
            3.1.2.2 搅拌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37-38页
            3.1.2.3 水相溶液初始温度的影响第38-39页
            3.1.2.4 BUD乙醇溶液初始温度的影响第39页
            3.1.2.5 水相搅拌速度的影响第39-40页
            3.1.2.6 BUD乙醇溶液加入速度的影响第40-41页
            3.1.2.7 BUD乙醇溶液浓度的影响第41页
            3.1.2.8 BUD乙醇溶液与水溶液体积比的影响第41-42页
        3.1.3 小结第42页
    3.2 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纳米混悬液处方筛选第42-52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2-43页
            3.2.1.1 仪器第42-43页
            3.2.1.2 试验用试剂第43页
        3.2.2 试验方法和结果第43-51页
            3.2.2.1 稳定剂的筛选第43-50页
            3.2.2.2 EDTA-2Na浓度的确定第50-51页
            3.2.2.3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纳米混悬液处方及制备第51页
        3.2.3 讨论第51-52页
    3.3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纳米混悬液稳定性研究第52-56页
        3.3.1 试验材料第52-53页
            3.3.1.1 仪器第52页
            3.3.1.2 药品与试剂第52-53页
        3.3.2 试验方法与结果第53-56页
            3.3.2.1 考察指标和方法第53页
            3.3.2.2 稳定性样品的制备第53页
            3.3.2.3 影响因素试验第53-54页
            3.3.2.4 40℃条件下稳定性试验第54页
            3.3.2.5 25℃条件下稳定性试验第54-56页
        3.3.3 讨论第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4章 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纳米混悬液的体外评价第58-72页
    4.1 BUDINS中药物粒径大小及分布测定第58-59页
        4.1.1 试验仪器第58页
            4.1.1.1 仪器第58页
            4.1.1.2 试剂第58页
        4.1.2 试验方法与结果第58-59页
    4.2 BUDINS雾化性能测定第59-64页
        4.2.1 试验材料第59页
            4.2.1.1 仪器第59页
            4.2.1.2 试剂第59页
        4.2.2 试验方法第59-64页
            4.2.2.1 TOF法第60页
            4.2.2.2 两级玻璃撞击器测定法第60-62页
            4.2.2.3 NGI测定法第62-64页
    4.3 BUDINS与上市产品的雾化性能对比第64-66页
        4.3.1 试剂与仪器第64页
            4.3.1.1 仪器第64页
            4.3.1.2 试剂第64页
        4.3.2 试验方法第64-66页
    4.4 不同气流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66-69页
        4.4.1 试验材料第66页
            4.4.1.1 仪器第66页
            4.4.1.2 试剂第66页
        4.4.2 试验方法第66-69页
            4.4.2.1 气流模式对雾化性能的影响第66-68页
            4.4.2.2 吸气流速对雾化性能的影响第68-69页
    4.5 讨论第69-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全文总结第72-74页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第74-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申请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拉佐米星和维奈托克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顶头孢霉中噻唑合成酶的鉴定及硫胺素对CPC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