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与方法 | 第12-14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4页 |
1.5 本文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5.1 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1.5.2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第2章“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基础设施的投资概况 | 第16-23页 |
2.1“一带一路”下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 | 第16-21页 |
2.1.1“一带一路”简述 | 第16-17页 |
2.1.2“一带一路”下对外基建投资状况 | 第17-19页 |
2.1.3“一带一路”下基建投资特点 | 第19-21页 |
2.2“一带一路”下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 | 第21-22页 |
2.2.1 沿线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 第21页 |
2.2.2 中国对外投资基础设施的优势 | 第21-22页 |
2.3“一带一路”下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挑战 | 第22-23页 |
2.3.1 被投资国态度暧昧 | 第22页 |
2.3.2 国际工程承包融资难 | 第22页 |
2.3.3 技术资质互认困难 | 第22页 |
2.3.4 地缘政治复杂 | 第22-23页 |
第3章“一带一路”下海外基建投资风险分析 | 第23-37页 |
3.1“一带一路”下投资风险因素 | 第23-35页 |
3.1.1 政治因素 | 第23-26页 |
3.1.2 经济因素 | 第26-32页 |
3.1.3 法律因素 | 第32-33页 |
3.1.4 文化因素 | 第33-35页 |
3.2“一带一路”下投资风险表现形式 | 第35-37页 |
3.2.1 投资项目被取消 | 第35页 |
3.2.2 项目无限期暂停 | 第35页 |
3.2.3 陷入法律纠纷 | 第35-36页 |
3.2.4 恶性竞争与排挤 | 第36页 |
3.2.5 金融环境恶化 | 第36-37页 |
第4章“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的案例 | 第37-45页 |
4.1 丝绸之路经济带案例——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 | 第37-41页 |
4.1.1 国家情况 | 第37-39页 |
4.1.2 案例分析 | 第39-40页 |
4.1.3 经验启示 | 第40-41页 |
4.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案例——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工程项目 | 第41-45页 |
4.2.1 国家情况 | 第41-43页 |
4.2.2 案例分析 | 第43-44页 |
4.2.3 经验启示 | 第44-45页 |
第5章“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基建投资的风险防范对策 | 第45-47页 |
5.1 调查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 第45页 |
5.2 健全企业决策和管理体系 | 第45页 |
5.3 推行“跨国本地化”经营战略 | 第45-46页 |
5.4 构建风险应对机制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