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创新点及难点 | 第19-20页 |
1.5.1 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难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现状 | 第20-27页 |
2.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2.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 | 第21-23页 |
2.2.1 政府投融资模式 | 第21页 |
2.2.2 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 第21-23页 |
2.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 | 第23-27页 |
2.3.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供应不足 | 第23-24页 |
2.3.2 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 | 第24-25页 |
2.3.3 各级政府积极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 | 第25-27页 |
第3章 BT 模式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 | 第27-40页 |
3.1 BT 模式的理论来源及运作特性 | 第27-32页 |
3.1.1 理论来源 | 第27页 |
3.1.2 运作特性 | 第27-32页 |
3.2 BT 模式的各参与方及其相互关系 | 第32-33页 |
3.3 BT 模式的运作程序 | 第33-36页 |
3.4 BT 模式的运作模式 | 第36-40页 |
第4章 基于 AHP 法 BT 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第40-52页 |
4.1 BT 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41-48页 |
4.1.1 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 | 第41-42页 |
4.1.2 BT 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42-48页 |
4.2 层次分析法(AHP)原理概述 | 第48-51页 |
4.3 基于 AHP 的 BT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1-52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 | 第52-65页 |
5.1 衡阳市蒸水北堤风光带 BT 项目概况 | 第52-54页 |
5.1.1 建设必要性 | 第52页 |
5.1.2 建设规模与范围 | 第52页 |
5.1.3 项目具体运作模式 | 第52页 |
5.1.4 投资预算与时间安排 | 第52-54页 |
5.2 构建基于 AHP 的项目风险分析模型 | 第54-56页 |
5.3 运用 AHP 软件计算结果 | 第56-58页 |
5.4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8-60页 |
5.5 风险防范具体措施 | 第60-65页 |
5.5.1 外在风险防范措施 | 第60-63页 |
5.5.2 内在风险防范措施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