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说明 | 第8-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 1.1 甘油类缩酮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1.1 甘油类缩酮的应用 | 第14-15页 | 
| 1.1.2 甘油类缩酮的合成工艺 | 第15-16页 | 
| 1.2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缩酮类物质合成中的应用 | 第16-25页 | 
| 1.2.1 反应-精馏技术 | 第17-18页 | 
| 1.2.2 反应-共沸带水 | 第18-19页 | 
| 1.2.3 膜反应器技术 | 第19-25页 | 
| 1.3 渗透汽化催化膜反应器的应用 | 第25-28页 | 
| 1.3.1 渗透汽化催化膜反应器的原理及结构 | 第25-26页 | 
| 1.3.2 渗透汽化催化膜反应器在缩酮类物质合成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6页 | 
| 2.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31-33页 | 
| 2.2.1 复合催化膜的制备 | 第31-32页 | 
| 2.2.2 环己酮甘油缩酮间歇反应器实验装置 | 第32页 | 
| 2.2.3 传统膜反应器分离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 2.2.4 渗透汽化催化膜反应器耦合环己酮甘油缩酮合成 | 第33页 | 
| 2.3 主要评价指标 | 第33-36页 | 
| 第三章 复合催化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分离性能的研究 | 第36-54页 | 
| 3.1 复合催化膜的制备研究 | 第36-38页 | 
| 3.1.1 膜材料及催化剂的选择 | 第36-37页 | 
| 3.1.2 渗透汽化催化膜的制备方法 | 第37-38页 | 
| 3.2 复合催化膜的表征 | 第38-45页 | 
| 3.2.1 SEM表征 | 第38-39页 | 
| 3.2.2 FTIR表征 | 第39-42页 | 
| 3.2.3 TG表征 | 第42-43页 | 
| 3.2.4 XPS表征 | 第43-45页 | 
| 3.3 复合催化膜的分离性能 | 第45-52页 | 
| 3.3.1 甘油/水二元分离性能 | 第46-49页 | 
| 3.3.2 环己酮/水二元分离性能 | 第49-5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渗透汽化催化膜反应器耦合缩酮合成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4-66页 | 
| 4.1 环己酮甘油缩酮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 第54-55页 | 
| 4.2 催化剂负载量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 4.3 不同膜反应器类型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6-60页 | 
| 4.3.1 传统催化膜反应器及间歇反应器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 4.3.2 渗透汽化催化膜反应器不同操作方式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 4.3.3 渗透汽化催化膜反应器及传统催化膜反应器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 4.4 操作参数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60-64页 | 
| 4.4.1 温度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 4.4.2 反应物起始摩尔比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 4.4.3 A/V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62-6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8-79页 | 
| 附件1 | 第79-81页 | 
| 附件2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