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草鱼出血病概述 | 第11-12页 |
| ·草鱼出血病的发生 | 第11页 |
|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 | 第11页 |
|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 | 第11-12页 |
| ·MX 和 RLR 家族成员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鱼类先天免疫系统 | 第12-13页 |
| ·Mx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RLR 家族成员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 第17-21页 |
| ·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 | 第17-20页 |
|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应用 | 第20-2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Mx2 基因结构及其多态性与草鱼出血病抗性的关联研究 | 第22-33页 |
| ·前言 | 第22-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取样 | 第23页 |
| ·DNA 的提取 | 第23页 |
| ·引物设计 | 第23-25页 |
| ·草鱼 Mx2 基因目的片段的扩增 | 第25页 |
| ·草鱼 Mx2 基因的测序分析 | 第25页 |
| ·PCR-RFLP 分析 | 第25页 |
| ·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 ·草鱼 MX2 基因结构及其多态性与草鱼出血病抗性的关联研究 | 第26-31页 |
| ·基因组 DNA 检测 | 第26页 |
| ·草鱼 Mx2 基因结构 | 第26-27页 |
| ·草鱼 Mx2 基因多态性位点 | 第27-28页 |
| ·RFLP 分析 | 第28-29页 |
| ·Mx2 多态性与草鱼出血病抗性之间的关联性 | 第29-31页 |
| ·讨论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MDA5 基因结构、启动活性及其多态位点与草鱼出血病抗性的关联分析 | 第33-45页 |
| ·前言 | 第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 ·取样 | 第34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4页 |
| ·细胞培养 | 第34页 |
| ·CiMDA5 基因 5’侧翼序列分离及其启动活性的验证 | 第34-37页 |
| ·DNA 的提取 | 第37页 |
| ·引物设计 | 第37-38页 |
| ·草鱼 MDA5 基因目的片段的扩增 | 第38页 |
| ·草鱼 MDA5 基因的测序分析 | 第38页 |
| ·PCR-RFLP 分析 | 第38页 |
| ·统计分析 | 第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 ·草鱼 MDA5 基因结构 | 第38页 |
| ·草鱼 MDA5 基因 5’侧翼序列分析 | 第38-41页 |
| ·草鱼 MDA5 基因多态性位点 | 第41页 |
| ·多态位点分析 | 第41-42页 |
| ·MDA5 多态性与草鱼出血病抗性之间的关联性 | 第42-43页 |
| ·讨论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CIMX2 基因结构及其多态性与草鱼出血病的关联研究 | 第45页 |
| ·CIMDA5 基因结构、启动活性及其多态性与草鱼出血病的关联研究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 附录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