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综述和应用现状 | 第10-15页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二、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传统融资方式 | 第17-19页 |
一、银行贷款 | 第17页 |
二、债券发行 | 第17-18页 |
三、信托融资 | 第18页 |
四、股权融资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困境 | 第19-21页 |
一、银行贷款层面 | 第19-20页 |
二、债券发行层面 | 第20页 |
三、信托融资层面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2页 |
一、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银行体系信贷风险 | 第21页 |
二、解决资产与债务期限不匹配,加强流动性管理 | 第21页 |
三、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 第21-22页 |
四、提升项目质量,强化信息披露 | 第22页 |
第四节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28页 |
一、政策支持 | 第22-23页 |
二、现有法律法规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操作标准 | 第23-24页 |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具有大量可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 第24页 |
四、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 第24-25页 |
五、具有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运作研究 | 第28-36页 |
第一节 运作流程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基础资产 | 第30-31页 |
一、理论上可证券化资产需具备的条件 | 第30页 |
二、地方融资平台适合证券化的资产类型 | 第30-31页 |
第三节 SPV的选择 | 第31-32页 |
一、公司形式(SPC) | 第31页 |
二、信托形式(SPT) | 第31-32页 |
第四节 交易结构 | 第32-34页 |
第五节 信用增级 | 第34-36页 |
一、内部信用增级 | 第34-35页 |
二、外部信用增级 | 第35-36页 |
第四章 Z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资产证券化方案设计 | 第36-47页 |
第一节 企业背景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方案一:Z市城投BT项目回购款资产证券化方案设计 | 第37-40页 |
一、基础资产及其现金流 | 第37-38页 |
二、SPV选择及交易结构设计 | 第38-39页 |
三、证券化产品设计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方案二:Z市城投污水处理收益权资产证券化方案设计 | 第40-45页 |
一、基础资产及其现金流分析 | 第40-41页 |
二、SPV选择及交易结构设计 | 第41-42页 |
三、证券化产品设计 | 第42-45页 |
第四节 Z市城投资产证券化方案预期效果及评价 | 第45-47页 |
一、综合成本测算 | 第45页 |
二、融资成本比较分析 | 第45-46页 |
三、其他效益分析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关注点及政策建议 | 第47-53页 |
第一节 基础资产的法律界定与权属确认 | 第47页 |
第二节 基础资产的质量分析 | 第47-48页 |
第三节 真实出售与破产隔离的实现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基础资产现金流的相关问题 | 第49-50页 |
一、现金流的特定化与预测评估 | 第49页 |
二、现金流归集 | 第49页 |
三、基础资产现金流应与本息支付的时点与金额相匹配 | 第49-50页 |
第五节 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障碍和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一、关于“真实出售”的法律制度障碍 | 第50页 |
二、用增级的法律制度障碍 | 第50-51页 |
三、投资者范围的法律制度障碍 | 第51页 |
四、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有待加强 | 第51页 |
五、多头监管问题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