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液氮核态池沸腾CFD模拟和可视化实验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1.2 沸腾过程第18-20页
    1.3 低温流体池沸腾的研究现状第20-27页
        1.3.1 低温流体与常温流体的典型物性对比第20-21页
        1.3.2 起始沸腾过热度第21-22页
        1.3.3 有效成核尺寸第22-27页
    1.4 池沸腾换热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第27-30页
        1.4.1 池沸腾实验及理论研究现状第27-28页
        1.4.2 CFD模拟研究现状第28-30页
        1.4.3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第30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LN2核态池沸腾CFD模型第32-49页
    2.1 简介第32-34页
    2.2 壁面热流分布模型第34-35页
    2.3 活化核心密度第35-38页
    2.4 气泡脱离直径第38-39页
    2.5 气泡脱离频率第39-42页
        2.5.1 单个气泡脱离频率关联式第39-41页
        2.5.2 合体气泡脱离频率关联式第41-42页
    2.6 其他关键参数第42-43页
    2.7 CFD建模细节第43-46页
        2.7.1 网格建模第43-44页
        2.7.2 沸腾模型建模第44-46页
    2.8 收敛判断第46-47页
    2.9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3章 LN2核态池沸腾可视化实验第49-67页
    3.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第50-53页
        3.1.1 气泡测量第50页
        3.1.2 温度测量第50-51页
        3.1.3 热流密度测量第51-52页
        3.1.4 总体方案第52-53页
    3.2 沸腾工件结构第53-55页
    3.3 温度采集系统第55-56页
    3.4 可视化LN_2杜瓦容器第56-58页
        3.4.1 结构第56-57页
        3.4.2 绝热第57页
        3.4.3 可视窗口第57-58页
    3.5 高速摄像采集系统第58-63页
        3.5.1 高速摄像机第58-60页
        3.5.2 光源第60页
        3.5.3 Phantom处理图像第60-61页
        3.5.4 气泡图像分析第61-63页
    3.6 实验的开展第63-64页
    3.7 改进的实验装置第64-65页
    3.8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实验与仿真结果分析第67-78页
    4.1 不同沸腾状态气泡特征第67-68页
    4.2 核态沸腾的阶段第68-73页
        4.2.1 低热流阶段第69-70页
        4.2.2 过渡沸腾阶段第70-71页
        4.2.3 完全核态沸腾阶段第71-73页
    4.3 气泡脱离直径实验结果与拟合第73-74页
    4.4 气泡脱离频率实验结果与拟合第74-75页
    4.5 脱离直径和脱离频率的关系第75-76页
    4.6 CFD模拟结果与实验的对比第76页
    4.7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5.1 全文总结第78-79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声功回收级联型脉管制冷机研究
下一篇:烟气中超高浓度氮氧化物的前置氧化脱除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