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污泥处理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我国污泥处理现状 | 第12-14页 |
1.3 水泥窑处置污泥技术 | 第14-18页 |
1.3.1 水泥窑处置污泥的优点 | 第14-15页 |
1.3.2 水泥窑处置污泥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1.3.3 污泥低温干化技术 | 第17-18页 |
1.4 本课题污泥处置思路 | 第18-19页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案 | 第19-21页 |
2 污泥的组成与结构 | 第21-26页 |
2.1 污泥的组成 | 第21-23页 |
2.1.1 污泥中水分 | 第21页 |
2.1.2 污泥中的有机物 | 第21-22页 |
2.1.3 污泥中的无机物 | 第22-23页 |
2.2 污泥的结构 | 第23-24页 |
2.2.1 初沉污泥结构 | 第23页 |
2.2.2 剩余污泥结构 | 第23页 |
2.2.3 干污泥结构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污泥雾化试验研究 | 第26-34页 |
3.1 污泥雾化过程 | 第26-29页 |
3.1.1 气流式喷嘴雾化机理 | 第26-27页 |
3.1.2 污泥分散过程 | 第27-28页 |
3.1.3 污泥雾化操作原理 | 第28-29页 |
3.2 双流体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 第29-33页 |
3.2.1 实验测试系统 | 第29页 |
3.2.2 雾化实验 | 第29-30页 |
3.2.3 气流速度、流量与压力关系 | 第30页 |
3.2.4 不同泵送量泥流出口速度 | 第30页 |
3.2.5 雾化气速对雾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6 气液比对雾化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污泥干化特性实验研究 | 第34-41页 |
4.1 污泥低温干化原理 | 第34-36页 |
4.1.1 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与结合能 | 第34-35页 |
4.1.2 测定污泥中水分分布的经典方法 | 第35-36页 |
4.2 热风干燥污泥薄层实验研究 | 第36-38页 |
4.2.1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4.2.2 不同风速下污泥干燥速率 | 第36-37页 |
4.2.3 不同干化温度下污泥干燥速率 | 第37-38页 |
4.2.4 泥层厚度对污泥干燥时间的影响 | 第38页 |
4.3 污泥干化表观形貌变化研究 | 第38-40页 |
4.3.1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4.3.2 污泥形貌变化过程 | 第38-40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40-41页 |
5 污泥干化过程中的气体释放特性 | 第41-46页 |
5.1 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41页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5.2.1 污泥干化的质量变化 | 第41页 |
5.2.2 干化过程中的气体释放 | 第41-43页 |
5.2.3 温度对气体释放的影响 | 第43-4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污泥雾化干化试验研究 | 第46-54页 |
6.1 试验工艺 | 第46-47页 |
6.2 试验测量系统 | 第47页 |
6.3 实验过程 | 第47页 |
6.4 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6.4.1 干化前后形貌变化 | 第47-49页 |
6.4.2 不同条件下污泥的含水率 | 第49-50页 |
6.4.3 不同条件气体释放研究 | 第50-51页 |
6.4.4 飞灰对污泥干燥的影响 | 第51-52页 |
6.5 本章总结 | 第52-54页 |
7 日产 2500t 熟料生产线窑尾烟气干化污泥热量衡算 | 第54-58页 |
7.1 干化平衡系统 | 第54页 |
7.2 干化热量衡算 | 第54-57页 |
7.3 本章总结 | 第57-58页 |
8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