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关于自由贸易区效应的研究 | 第11-14页 |
二、关于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问题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自贸区和贸易、投资自由化关系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对上述文献综述的评述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16-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研究手段 | 第17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和不足 | 第17-19页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经济理论 | 第19-27页 |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定义和特征 | 第19-20页 |
一、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 第19-20页 |
二、自由贸易区的性质和特征 | 第20页 |
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一、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 | 第20-22页 |
二、关税同盟理论与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22-25页 |
三、其他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进程 | 第27-39页 |
第一节 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历程回顾 | 第27-31页 |
一、对外开放的试水期 | 第27-28页 |
二、全面推进时期 | 第28-29页 |
三、向区域合作机制转变时期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历程和现状 | 第31-39页 |
一、中国自贸区建设的最新进展 | 第31-34页 |
二、中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区特点 | 第34-35页 |
三、中国自贸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第三章 自贸区建设对中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作用 | 第39-57页 |
第一节 对外开放水平的含义 | 第39页 |
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和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 第39-41页 |
第三节 自贸区对中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作用的表现 | 第41-57页 |
—、中国自贸协定承诺比中国入世承诺有了明显改进 | 第41-48页 |
二、中国自贸协定的贸易、投资效应明显 | 第48-54页 |
三、实证分析 | 第54页 |
四、自贸区建设还提高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能力 | 第54-57页 |
第四章 加快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第57-63页 |
一、精心制定自由贸易区战略 | 第57-59页 |
二、巩固和深化现有的成果 | 第59页 |
三、加强国内制度建设,搞好国内国际机制对接 | 第59-60页 |
四、加强自贸区相关知识学习和宣传 | 第60页 |
五、创新合作理念,倡导互利共赢 | 第60-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必然选择 | 第63页 |
二、自贸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提升了中国对外开放水平 | 第63-64页 |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有赖于国内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 第64页 |
四、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