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IMS的产生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2 IMS多媒体数据会议概述 | 第12-13页 |
1.1.3 会议Presence业务概述 | 第13-14页 |
1.2 主要工作 | 第14页 |
1.3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2章 IMS紧耦合会议Presence分析 | 第17-35页 |
2.1 IMS概述 | 第17-20页 |
2.1.1 IMS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2.1.2 SIP协议简介 | 第18-20页 |
2.2 端到端Presence服务分析 | 第20-26页 |
2.2.1 SIMPLE标准的Presence架构 | 第20-23页 |
2.2.2 SIMPLE事件框架及相关Presence事件包 | 第23-24页 |
2.2.3 基本端到端Presence分析 | 第24-26页 |
2.3 XCON会议分析 | 第26-30页 |
2.3.1 XCON会议框架 | 第26-28页 |
2.3.2 XCON会议实现与分析 | 第28-30页 |
2.4 XCON会议Presence服务分析 | 第30-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XCON会议Presence新功能机制的设计 | 第35-57页 |
3.1 端到端Presence服务设计 | 第35-39页 |
3.1.1 端到端Presence系统设计 | 第35-37页 |
3.1.2 端到端Presence服务器设计 | 第37-38页 |
3.1.3 端到端订阅授权设计 | 第38-39页 |
3.2 XCON会议Presence设计 | 第39-47页 |
3.2.1 XCON会议Presence实现框架 | 第39-40页 |
3.2.2 XCON会议Presence处理流程 | 第40-41页 |
3.2.3 XCON会议状态事件包的设计 | 第41-45页 |
3.2.4 XCON会议的授权规则文档设计 | 第45-47页 |
3.3 XCON会议Presence“举手”机制的设计 | 第47-50页 |
3.3.1 “举手”机制的状态文档设计 | 第47-48页 |
3.3.2 “举手”机制信令流程 | 第48-50页 |
3.4 XCON会议Presence“投票”机制的设计 | 第50-54页 |
3.4.1 “投票”机制的状态文档设计 | 第50-52页 |
3.4.2 “投票”机制信令过程 | 第52-53页 |
3.4.3 “投票”各端处理机制的设计 | 第53-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4章 XCON会议Presence服务实现 | 第57-69页 |
4.1 XCON会议Presence服务器端模块实现 | 第57-64页 |
4.1.1 Conference Presence Server模块 | 第57-62页 |
4.1.2 Conference Presence_XML模块 | 第62-64页 |
4.2 会议客户端Presence相关实现 | 第64-67页 |
4.2.1 发送SUBSCRIBE请求 | 第64页 |
4.2.2 接收和解析NOTIFY消息 | 第64-66页 |
4.2.3 SUBSCRIBE刷新的实现 | 第66-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XCON会议Presence系统运行与测试 | 第69-85页 |
5.1 XCON会议Presence测试 | 第69-74页 |
5.2 会议Presence举手机制与投票机制测试 | 第74-83页 |
5.2.1 举手机制测试 | 第74-79页 |
5.2.2 投票机制测试 | 第79-8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