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构造地区甚低频地震信号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地震信号分析理论概述 | 第15-22页 |
2.1 地震信号特征介绍 | 第15页 |
2.2 地震信号时频分析方法 | 第15-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甚低频地震信号 | 第22-32页 |
3.1 甚低频地震信号的介绍 | 第22-23页 |
3.2 甚低频地震信号时频特征 | 第23-26页 |
3.3 甚低频地震信号分布特征 | 第26-31页 |
3.3.1 时空分布特征 | 第26-28页 |
3.3.2 不同分量特征 | 第28-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甚低频地震信号定位方法的研究 | 第32-54页 |
4.1 地震定位方法 | 第32-35页 |
4.1.1 传统的几何定位方法 | 第32-33页 |
4.1.2 经典的Geiger定位方法 | 第33页 |
4.1.3 双差定位法 | 第33-34页 |
4.1.4 单台定位法 | 第34-35页 |
4.1.5 网格搜索法 | 第35页 |
4.2 震源扫描定位法 | 第35-38页 |
4.3 定位方法的整合改进 | 第38-43页 |
4.3.1 数据预处理 | 第38-40页 |
4.3.2 波形互相关分析 | 第40-43页 |
4.4 定位方法检验 | 第43-53页 |
4.4.1 地震定位实例 | 第44-48页 |
4.4.2 低频地震信号定位实例 | 第48-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甚低频地震信号研究结果 | 第54-58页 |
5.1 主要研究工作内容 | 第54-55页 |
5.2 研究结果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