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效率评价及产业化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创新点及不足第13-15页
        1.4.1 本文创新点第13页
        1.4.2 论文不足之处第13-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5-25页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17页
        2.1.1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现状及实证研究第15-16页
        2.1.2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动因及推动机制研究第16-17页
        2.1.3 文献述评第17页
    2.2 理论基础第17-23页
        2.2.1 循环经济理论第17-20页
        2.2.2 外部性理论第20-21页
        2.2.3 产业政策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影响第21-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动因第25-33页
    3.1 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现状第25-28页
        3.1.1 我国工业固废的产生、利用现状第25-26页
        3.1.2 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现状第26-28页
    3.2 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动因第28-30页
        3.2.1 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第28-29页
        3.2.2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市场动因第29-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3页
第四章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3-45页
    4.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介第33页
    4.2 模型构建第33-35页
    4.3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第35-40页
        4.3.1 被解释变量数据分析第35-38页
        4.3.2 解释变量数据分析第38-40页
    4.4 实证结果分析第40-43页
        4.4.1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40-41页
        4.4.2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第41页
        4.4.3 实证结果分析第41-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效率评价第45-51页
    5.1 模型构建第45-46页
        5.1.1 DEA模型的静态效率第45页
        5.1.2 DEA模型的动态效率:Malmquist指数第45-46页
    5.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第46页
    5.3 实证结果分析第46-49页
        5.3.1 静态效率第46-47页
        5.3.2 Malmquist指数动态效率第47-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六章 国外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的经验借鉴第51-55页
    6.1 大力完善相应配套法律体系第51-52页
    6.2 配套多种政策制度以保证法律的实施第52页
    6.3 促进利益机制引导产业发展第52-53页
    6.4 建立产业技术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第53-55页
第七章 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的政策建议第55-65页
    7.1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推动机制构建第55-60页
        7.1.1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第55-57页
        7.1.2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动力机制第57-59页
        7.1.3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投入机制第59-60页
    7.2 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化的政策建议第60-65页
        7.2.1 制定健全的产业政策,有效保障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健康稳定发展第60-61页
        7.2.2 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增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第61-63页
        7.2.3 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生态园区建设,促进地区和企业间有序合作第63-65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8.1 结论第65-66页
    8.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对风险承担能力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四能级Tripod原子系统中相干增强的非线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