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木材胶黏剂概述 | 第11页 |
1.2 三醛胶 | 第11-14页 |
1.2.1 脲醛树脂(UF) | 第11-12页 |
1.2.2 酚醛树脂(PF) | 第12页 |
1.2.3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与间苯二酚-苯酚-甲醛树脂(PRF) | 第12-13页 |
1.2.4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 | 第13-14页 |
1.3 异氰酸酯胶粘剂 | 第14-17页 |
1.3.1 聚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pMDI) | 第15-16页 |
1.3.2 异氰酸酯乳液聚合物 | 第16页 |
1.3.3 聚氨酯胶黏剂 | 第16-17页 |
1.4 生物质聚氨酯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1.5 生物资源在聚氨酯胶粘剂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1.5.1 油基聚氨酯胶粘剂 | 第18-19页 |
1.5.2 用液化可再生资源制备聚氨酯胶粘剂 | 第19-20页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木薯淀粉液化工艺 | 第22-33页 |
2.1 实验原料及药品 | 第23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2.3 实验内容 | 第24-25页 |
2.3.1 木薯淀粉的液化方法 | 第24页 |
2.3.2 木薯淀粉液化产物(LCS)产物黏度的测试 | 第24页 |
2.3.3 LCS羟值测定 | 第24页 |
2.3.4 LCS残渣的测定 | 第24-25页 |
2.3.5 LCS红外表征 | 第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2.4.1 催化剂种类 | 第25页 |
2.4.2 催化剂用量 | 第25-26页 |
2.4.3 液化温度的选择 | 第26-28页 |
2.4.4 木薯淀粉加入量对LCS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5 液化时间对LCS产物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6 LCS的红外表征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木薯淀粉基端羟基聚氨酯胶粘剂制备及其固化 | 第33-47页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4-35页 |
3.1.1 实验药品 | 第34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3.2.1 HTPU的制备 | 第35页 |
3.2.2 固化剂制备 | 第35页 |
3.2.3 异氰酸酯基团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3.2.4 胶合强度测定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6页 |
3.3.1 LCS和pMDI用量对合成HTPU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2 固化剂X中pMDI与E-44环氧树脂配比及固化剂X用量对湿胶合强度的影响 | 第39-43页 |
3.3.3 催化剂对胶粘剂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4 填料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甘油-蓖麻油-pMDI加成物固化剂制备 | 第47-56页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7-48页 |
4.1.1 实验药品 | 第47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4.2.1 蓖麻油-pMDI加成物的制备 | 第48页 |
4.2.3 黏度测试 | 第48页 |
4.2.4 胶合湿胶合强度测试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4.3.1 固化剂Y合成过程中配方的确定 | 第48-51页 |
4.3.2 固化剂Y加入量对胶合板湿胶合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胶合板制作过程中冷压时间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4 热压工艺对胶粘剂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