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页 |
文献综述 | 第8-37页 |
综述1:拟南芥Ⅰ类KNOX基因研究进展 | 第8-20页 |
1 同源异型转化与同源异型盒基因 | 第8页 |
2 KNOX基因的分类 | 第8-9页 |
3 KNOX蛋白的功能结构域 | 第9页 |
4 KNOX基因的相互作用因子 | 第9-11页 |
5 KNOX基因的表达谱 | 第11-12页 |
6 Ⅰ类KNOX基因维持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 | 第12-14页 |
7 一系列转录因子参与Ⅰ类KNOX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4-16页 |
8 表观遗传因子参与Ⅰ类KNOX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6-17页 |
9 植物激素与Ⅰ类KNOX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 | 第17-19页 |
10 展望 | 第19-20页 |
综述2:植物组蛋白甲基化研究进展 | 第20-37页 |
1 经典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 | 第20页 |
2 表观遗传学的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3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 | 第21-22页 |
4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 | 第22-29页 |
4.1 TRX家族与H3K4甲基化 | 第24页 |
4.2 ASH1家族与H3K36甲基化 | 第24-25页 |
4.3 SU(VAR)家族与H3K9甲基化 | 第25-26页 |
4.4 E(Z)家族与H3K27甲基化 | 第26-29页 |
5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 第29-30页 |
6 组蛋白甲基化识别蛋白 | 第30-31页 |
7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 第31-33页 |
8 组蛋白甲基化与其他表观遗传途径的关系 | 第33-35页 |
9 展望 | 第35-37页 |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 | 第37-38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38-62页 |
1.实验材料 | 第38页 |
2.植物培养 | 第38页 |
3.分子克隆基本实验 | 第38-40页 |
4.各种PCR反应 | 第40-41页 |
5.Top10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 第41-42页 |
6.GV3101农杆菌电击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 第42页 |
7.酵母双杂交和β-Galactosidase酶活测定 | 第42-44页 |
8.质粒小量提取(碱法) | 第44页 |
9.植物基因组DNA抽提 | 第44-45页 |
10.植物RNA抽提和反转录PCR | 第45-46页 |
11.花浸染法转化拟南芥及转化子筛选 | 第46-48页 |
12.在烟草中瞬时表达蛋白 | 第48页 |
13.蛋白原核表达和纯化 | 第48-51页 |
14. GST pull down | 第51-52页 |
15.免疫共沉淀(Co-IP) | 第52-53页 |
16.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第53-56页 |
17. Western杂交 | 第56-57页 |
18.植物组织GUS染色 | 第57-58页 |
19.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及观察 | 第58页 |
20.植物拍摄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58-62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第62-92页 |
第一节:TCP转录因子和AS2相互作用负调控KNOX基因 | 第62-75页 |
1 AS2和TCP家族成员能相互作用 | 第62-66页 |
1.1 AS2蛋白筛选酵母文库 | 第62-63页 |
1.2 pull down实验证明AS2和TCP成员的相互作用 | 第63-64页 |
1.3 Co-IP实验证明AS2和TCP成员的相互作用 | 第64-66页 |
2 AS1/AS2和TCP成员的遗传相互作用分析 | 第66-68页 |
3 突变体背景下KNOX基因表达分析 | 第68-70页 |
4 AS2和TCP可以结合到8P和KNAT2基因启动子的相同区域 | 第70-73页 |
5 TCP结合BP和KNAT2启动子依赖于AS2 | 第73-74页 |
6 jaw-D背景下TCP表达下调不影响AS2结合BP和KNAT2启动子的活性 | 第74-75页 |
第二节:Ⅰ类KNOX基因H3K27me3修饰建立的分子机制初探 | 第75-79页 |
1 TCP3和CLF能相互作用 | 第75-77页 |
1.1 酵母双杂交发现TCP3和CLF能相互作用 | 第75页 |
1.2 pull down实验证明TCP3和CLF能相互作用 | 第75-76页 |
1.3 Co-IP实验证明TCP3和CLF能相互作用 | 第76-77页 |
2 CLF调控Ⅰ类KNOX基因表达 | 第77页 |
3 CLF结合Ⅰ类KNOX基因与AS2和TCP的关系 | 第77-79页 |
第三节:表观遗传因子LHP1和AS1/AS2相互作用负调控KNOX基因 | 第79-92页 |
1 AS1/AS2和LHP1能相互作用 | 第79-83页 |
1.1 酵母双杂交发现AS1/AS2和LHP1能相互作用 | 第79页 |
1.2 GST-His pull down实验证明AS1/AS2和LHP1能相互作用 | 第79-80页 |
1.3 GST-植物材料pull down实验证明AS1/AS2和LHP1能相互作用 | 第80-81页 |
1.4 AS1/AS2与LHP1共定位及FRET分析 | 第81-82页 |
1.5 BiFC实验证明AS1/AS2和LHP1在植物体内能相互作用 | 第82-83页 |
2 AS1/AS2与LHP1遗传相互作用分析 | 第83-86页 |
3 突变体背景下KNOX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86-88页 |
4 突变体背景下Ⅰ类KNOX基因H3K27m3表观遗传修饰分析 | 第88-89页 |
5 突变体背景下LHP1结合KNOX基因活性分析 | 第89-92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92-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2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