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收入确认与准备金计量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保险会计制度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保险会制度则综述 | 第10-11页 |
·我国保险会计制度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创造性成果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及创造性成果 | 第12-13页 |
·本文创造性成果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内容 | 第14-15页 |
2. 保险和会计基础理论概述 | 第15-23页 |
·保险的概念和职能 | 第15-16页 |
·保险的概念 | 第15-16页 |
·保险的职能 | 第16页 |
·保险的分类 | 第16-18页 |
·寿险 | 第16-17页 |
·非寿险 | 第17-18页 |
·保险会计计量模式 | 第18-20页 |
·资产负债法 | 第18-19页 |
·递延配比法 | 第19页 |
·两种计量模式比较 | 第19-20页 |
·会计计量属性 | 第20-23页 |
·会计计量属性的定义 | 第20页 |
·主要会计计量属性 | 第20-22页 |
·计量属性的选择 | 第22-23页 |
3. 保险合同收入确认问题分析 | 第23-33页 |
·保费收入的一般理论 | 第23-25页 |
·保费收入的概念和构成 | 第23-24页 |
·寿险保费收入的特点 | 第24-25页 |
·国际保费收入研究动态 | 第25-27页 |
·保费收入确认的重要问题 | 第27-28页 |
·保险风险数量的确认 | 第27-28页 |
·分拆的标准 | 第28页 |
·保险合同分拆实务示例 | 第28-30页 |
·保费收入确认方法比较 | 第30-33页 |
·保费收入分拆的优点 | 第30-31页 |
·保费收入分拆的不足 | 第31-33页 |
4. 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问题分析 | 第33-45页 |
·保险合同准备金一般理论 | 第33-34页 |
·保险合同准备金的性质 | 第33页 |
·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特点 | 第33-34页 |
·国际保险合同准备金研究动态 | 第34-36页 |
·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因素 | 第36-39页 |
·关于未来现金流 | 第36页 |
·关于货币时间价值 | 第36-37页 |
·关于边际 | 第37-39页 |
·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模式辨析 | 第39-42页 |
·现行脱手价值 | 第39-40页 |
·现行履约价值 | 第40页 |
·IAS37修订模式 | 第40-41页 |
·计量模式比较 | 第41-42页 |
·保险合同准备金的其他问题 | 第42-45页 |
·投保人行为 | 第42-43页 |
·保单取得成本 | 第43-45页 |
5. 我国保险会计准则现状及政策建议 | 第45-53页 |
·我国保险会计准则现状 | 第45-47页 |
·关于保费收入确认的规定 | 第45-46页 |
·关于保险合同准备金的规定 | 第46-47页 |
·保险会计新规定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 第47-49页 |
·对我国保险业的宏观影响 | 第47-48页 |
·对我国保险业的微观影响 | 第48-49页 |
·保险会计新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完善保险会计新规定的建议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