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甘蓝类论文--花椰菜论文

崇明地区花椰菜周年生产技术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研究背景第9-2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页
    1.3 文献综述第9-22页
        1.3.1 全球及我国花椰菜生产的区域格局与水平第9-11页
        1.3.2 我国花椰菜栽培的主要品种第11-12页
        1.3.3 花椰菜新品种选育与制种技术第12-14页
            1.3.3.1 育种目标第12-13页
            1.3.3.2 花椰菜品种的类型第13页
            1.3.3.3 育种技术第13-14页
        1.3.4 栽培技术第14-16页
            1.3.4.1 育苗第14-15页
            1.3.4.2 定植第15页
            1.3.4.3 定植后的管理第15页
            1.3.4.4 折叶盖球第15页
            1.3.4.5 田间管理第15-16页
        1.3.5 采收和采后处理运销第16页
            1.3.5.1 采前管理第16页
            1.3.5.2 花椰菜采收第16页
        1.3.6 废弃物堆肥处理第16-18页
            1.3.6.1 场地选择第16页
            1.3.6.2 原辅料配比技术第16-17页
            1.3.6.3 堆肥发酵生产流程第17-18页
            1.3.6.4 堆肥发酵生产质量指标第18页
            1.3.6.5 物料干燥及入库操作规程第18页
        1.3.7 栽培生理第18-22页
            1.3.7.1 温度与花椰菜的发育第18-19页
            1.3.7.2 花椰菜栽培的生理障碍第19页
            1.3.7.3 先期现蕾及其原因第19页
            1.3.7.4 异常花球及其发生原因第19-22页
2 秋季花椰菜品种的发育表现比较研究第22-27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2.2.1 试验时间第22页
        2.2.2 试验地点第22页
        2.2.3 试验材料第22页
        2.2.4 试验方案第22-23页
        2.2.5 调查项目与方法第23页
        2.2.6 数据处理第23页
    2.3 结果分析第23-26页
        2.3.1 不同品种的花芽分化物候期结果第23-24页
        2.3.2 不同品种的现蕾始期和已展开叶片数结果第24-25页
        2.3.3 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始期、发育速度与栽培期温度的关系第25-26页
    2.4 结论第26-27页
3 春季花椰菜品种的发育表现比较研究第27-31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3.2.1 试验时间第27页
        3.2.2 试验地点第27页
        3.2.3 试验材料第27页
        3.2.4 试验方案第27页
        3.2.5 调查项目与方法第27-28页
        3.2.6 数据处理第28页
    3.3 结果分析第28-30页
        3.3.1 不同品种的花芽分化物候期结果第28-29页
        3.3.2 不同品种的现蕾始期和已展开叶片数结果第29页
        3.3.3 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始期、发育速度与栽培期温度的关系第29-30页
    3.4 结论第30-31页
4 播种期对花椰菜发育的影响第31-35页
    4.1 引言第3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4.2.1 试验时间第31页
        4.2.2 试验地点第31页
        4.2.3 试验材料第31页
        4.2.4 试验方案第31-32页
        4.2.5 调查项目与方法第32页
    4.3 结果分析第32-34页
        4.3.1 不同播种期花椰菜的物候期变化第32-33页
        4.3.2 覆盖处理对不同播种期花椰菜的物候期的调节效应第33-34页
    4.4 结论第34-35页
5 微生物制品对花椰菜连作土壤的调节效应研究第35-39页
    5.1 引言第35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5.2.1 试验场地第35页
        5.2.2 试验材料第35页
        5.2.3 试验设计第35-36页
        5.2.4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第36页
        5.2.5 数据分析第36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5.3.1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花椰菜出苗率的影响第36页
        5.3.2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花椰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5.3.3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花椰菜幼苗株高及地上部干重的影响第37页
        5.3.4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花椰菜根系活力的影响第37页
        5.3.5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花椰菜产量的影响第37-38页
    5.4 结论第38-39页
6 综合讨论第39-41页
    6.1 改变茬口比例,实现周年生产第39页
    6.2 持续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克服连作障碍第39-40页
        6.2.1 土壤营养状况改良第39页
        6.2.2 科学合理的茬口配置第39-40页
        6.2.3 增施有机肥第40页
        6.2.4 土壤深翻第40页
    6.3 提高品质,减少异常花球发生率技术对策第40-41页
7 研究结论第41-42页
8 参考文献第42-43页
9 致谢第43-46页
附件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荀粲
下一篇:宋代重阳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