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5页 |
1.1 前言 | 第15-16页 |
1.2 聚酯材料的降解 | 第16-23页 |
1.2.1 聚酯材料的降解机理 | 第16-18页 |
1.2.2 影响聚酯材料降解的因素 | 第18-21页 |
1.2.3 聚酯多孔支架材料的降解 | 第21-23页 |
1.3 无机/聚酯复合体系多孔支架 | 第23-28页 |
1.3.1 无机/聚酯复合材料多孔支架 | 第23-25页 |
1.3.2 聚酯多孔支架表面的无机材料修饰 | 第25-26页 |
1.3.3 无机/聚酯复合体系多孔支架的体外体内研究 | 第26-28页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45页 |
第二章 可降解聚酯多孔支架的制备及其降解液对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活力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 第45-64页 |
摘要 | 第45页 |
2.1 前言 | 第45-4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7-53页 |
2.2.1 试剂与耗材 | 第47-48页 |
2.2.2 PLGA多孔支架的制备 | 第48-49页 |
2.2.3 PLGA多孔支架的体外降解 | 第49-50页 |
2.2.4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 | 第50-51页 |
2.2.5 实验组设置 | 第51页 |
2.2.6 乳酸脱氢酶检测 | 第51页 |
2.2.7 细胞死活染色 | 第51-52页 |
2.2.8 MTT实验 | 第52页 |
2.2.9 碱性磷酸酶染色以及定量表征 | 第52-53页 |
2.3 结果 | 第53-58页 |
2.3.1 PLGA多孔支架的降解 | 第53-55页 |
2.3.2 降解液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活力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 第55-58页 |
2.4 讨论 | 第58-6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第三章 聚酯材料降解产物乳酸对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活力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 第64-86页 |
摘要 | 第64页 |
3.1 前言 | 第64-6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6-72页 |
3.2.1 试剂与耗材 | 第66-68页 |
3.2.2 实验组的设置 | 第68-69页 |
3.2.3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 | 第69页 |
3.2.4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培养和成骨诱导 | 第69-70页 |
3.2.5 MTT实验 | 第70页 |
3.2.6 细胞死活染色 | 第70页 |
3.2.7 碱性磷酸酶染色以及定量表征 | 第70-71页 |
3.2.8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71页 |
3.2.9 统计学分析 | 第71-72页 |
3.3 结果 | 第72-77页 |
3.3.1 不同实验组细胞培养液pH值的变化 | 第72页 |
3.3.2 细胞活力 | 第72-75页 |
3.3.3 成骨分化 | 第75-77页 |
3.4 讨论 | 第77-80页 |
3.4.1 产生乳酸细胞毒性的主要原因 | 第77-78页 |
3.4.2 L-乳酸与D,L-乳酸是否存在不同细胞毒性 | 第78-79页 |
3.4.3 关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对乳酸耐受程度的讨论 | 第79-8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第四章 PLGA多孔支架孔表面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和体外评价 | 第86-108页 |
摘要 | 第86页 |
4.1 前言 | 第86-87页 |
4.2 PLGA多孔支架孔表面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 | 第87-96页 |
4.2.1 试剂与耗材 | 第87页 |
4.2.2 PLGA多孔支架的制备 | 第87-88页 |
4.2.3 改进模拟体液的配制 | 第88-90页 |
4.2.4 PLGA多孔支架的等离子体处理 | 第90页 |
4.2.5 PLGA多孔支架孔表面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 | 第90页 |
4.2.6 多孔支架的理化性能表征 | 第90-92页 |
4.2.7 多孔支架的理化性质 | 第92-95页 |
4.2.8 关于nHAp/PLGA多孔支架制备方法的讨论 | 第95-96页 |
4.3 nHAp/PLGA多孔支架的细胞相容性 | 第96-103页 |
4.3.1 试剂与耗材 | 第96-97页 |
4.3.2 MC3T3细胞的培养 | 第97页 |
4.3.3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提取、分离和培养 | 第97-98页 |
4.3.4 多孔支架的消毒处理 | 第98页 |
4.3.5 多孔支架浸提液的细胞毒性 | 第98-99页 |
4.3.6 MC3T3细胞在多孔支架上的增殖 | 第99-100页 |
4.3.7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多孔支架上的增殖 | 第100页 |
4.3.8 统计学分析 | 第100页 |
4.3.9 多孔支架的细胞相容性 | 第100-10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第五章 nHAp/PLGA多孔支架体内修复兔长干骨缺损 | 第108-127页 |
摘要 | 第108页 |
5.1 前言 | 第108-109页 |
5.2 动物实验 | 第109-115页 |
5.2.1 试剂与耗材 | 第109页 |
5.2.2 多孔支架和实验动物 | 第109-111页 |
5.2.3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提取、分离和培养 | 第111页 |
5.2.4 支架消毒处理 | 第111页 |
5.2.5 动物实验模型以及实验组设置 | 第111页 |
5.2.6 动物实验手术 | 第111-113页 |
5.2.7 四环素-钙黄绿素荧光标记 | 第113页 |
5.2.8 X射线检查 | 第113页 |
5.2.9 Micro-CT检查 | 第113-114页 |
5.2.10 生物力学检测 | 第114页 |
5.2.11 组织学染色和观察 | 第114-115页 |
5.2.12 统计学分析 | 第115页 |
5.3 动物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115-123页 |
5.3.1 用于动物实验的多孔支架 | 第115-116页 |
5.3.2 体内影像学结果 | 第116-119页 |
5.3.3 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 第119页 |
5.3.4 四环素-钙黄绿素荧光标记测定新骨生成速率 | 第119-120页 |
5.3.5 组织学观察结果 | 第120页 |
5.3.6 关于nHAp/PLGA多孔支架修复桡骨缺损的讨论 | 第120-12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7页 |
第六章 羟基磷灰石微图案阵列的制备及细胞定位功能的实现 | 第127-148页 |
摘要 | 第127页 |
6.1 前言 | 第127-129页 |
6.2 玻璃基底表面羟基磷灰石微图案阵列的制备 | 第129-138页 |
6.2.1 试剂与耗材 | 第129-130页 |
6.2.2 玻璃基底表面金微图案阵列的制备 | 第130-131页 |
6.2.3 改进模拟体液的配制 | 第131-132页 |
6.2.4 样品1的制备方法 | 第132页 |
6.2.5 样品2的制备方法 | 第132页 |
6.2.6 样品3(羟基磷灰石微图案阵列)的制备方法 | 第132页 |
6.2.7 样品的理化性能表征 | 第132-133页 |
6.2.8 结果与讨论 | 第133-138页 |
6.3 利用non-fouling背景上羟基磷灰石微阵列实现细胞定位黏附 | 第138-142页 |
6.3.1 试剂与耗材 | 第138页 |
6.3.2 羟基磷灰石微图案阵列玻璃背景的聚乙二醇钝化处理 | 第138-140页 |
6.3.3 在具有细胞黏附反差性能羟基磷灰石微图案阵列上的细胞培养 | 第140页 |
6.3.4 羟基磷灰石微米岛上黏附细胞的荧光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 第140页 |
6.3.5 羟基磷灰石微图案阵列上细胞定位黏附的实现 | 第140-14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48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148-151页 |
7.1 论文的创新性 | 第148-149页 |
7.2 论文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第149-150页 |
7.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150-151页 |
附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 第151-163页 |
S1 PCR技术简介 | 第151-156页 |
S1.1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51-153页 |
S1.2 Real-time PCR定量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153-156页 |
S2 qRT-PCR实验流程 | 第156-162页 |
S2.1 RNA提取 | 第156-158页 |
S2.2 RNA检测 | 第158页 |
S2.3 反转录RNA为cDNA | 第158-159页 |
S2.4 Real-time PCR | 第159-161页 |
S2.5 表征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定向分化的常用基因及其相应的引物序列 | 第161-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63页 |
作者简历 | 第163-167页 |
教育背景 | 第163页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163-165页 |
期刊论文 | 第163-164页 |
会议论文 | 第164页 |
发明专利 | 第164-165页 |
博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第165-166页 |
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 第166-167页 |
致谢 | 第167-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