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型新能源客车空气悬架的匹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 空气悬架的发展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空气悬架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空气悬架的发展 | 第12-14页 |
1.3 悬架系统简介 | 第14-18页 |
1.3.1 悬架的定义和功能 | 第14页 |
1.3.2 悬架的型式 | 第14-16页 |
1.3.3 非独悬的优缺点 | 第16页 |
1.3.4 独立悬架的优缺点 | 第16页 |
1.3.5 空气悬架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第2章 悬架方案的设计原则 | 第18-22页 |
2.1 悬架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2.1.1 悬架对整车平顺性的影响 | 第18页 |
2.1.2 悬架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 悬架设计的规范性要求 | 第19-20页 |
2.3 悬架设计的一般步骤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某8米中型客车前后悬架方案设计 | 第22-31页 |
3.1 整车参数及悬架设计指标 | 第22-23页 |
3.2 悬架选型及硬点设计 | 第23-26页 |
3.3 悬架运动特性优化分析 | 第26-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前后悬架参数设计匹配 | 第31-45页 |
4.1 前悬架参数设计匹配 | 第31-34页 |
4.1.1 前悬架空气弹簧的选取 | 第31页 |
4.1.2 前悬架偏频的计算 | 第31-33页 |
4.1.3 前悬架减振器的选取 | 第33-34页 |
4.2 后悬架参数设计匹配 | 第34-37页 |
4.2.1 后悬架空气弹簧的选取 | 第34-35页 |
4.2.2 后悬架偏频的计算 | 第35-36页 |
4.2.3 后悬架减振器的选取 | 第36-37页 |
4.3 整车侧倾特性分析与稳定杆设计 | 第37-44页 |
4.3.1 初始侧倾特性分析 | 第37-40页 |
4.3.2 后悬架稳定设计 | 第40-42页 |
4.3.3 侧倾特性优化分析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悬架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 第45-51页 |
5.1 悬架的三维设计 | 第45-46页 |
5.2 悬架系统受力分析 | 第46-47页 |
5.3 有限元分析优化 | 第47-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悬架性能分析研究 | 第51-72页 |
6.1 平顺性的分析与研究 | 第51-56页 |
6.1.1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第51-55页 |
6.1.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第55-56页 |
6.2 操纵稳定性分析研究 | 第56-71页 |
6.2.1 试验方法 | 第56-57页 |
6.2.2 调试过程及试验结果 | 第57-70页 |
6.2.3 操纵稳定性评价标准 | 第70-7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