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第15页 |
1.3.2 理论联系实际法 | 第15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15-17页 |
第2章 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 第17-22页 |
2.1“智慧城市”概念提出的背景 | 第17-19页 |
2.1.1 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 第17页 |
2.1.2 能源危机不断加重 | 第17-18页 |
2.1.3 环境污染持续扩大 | 第18-19页 |
2.2 智慧城市的概念 | 第19-20页 |
2.3 智慧城市的特征 | 第20-21页 |
2.3.1 感知 | 第20页 |
2.3.2 整合 | 第20-21页 |
2.3.3 协同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锦州滨海新区城市建设的智慧构架与需求 | 第22-28页 |
3.1 智慧城市的本质 | 第22页 |
3.2 锦州市滨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构架 | 第22-24页 |
3.2.1 整体构架 | 第22-23页 |
3.2.2 技术构架 | 第23-24页 |
3.3 锦州市滨海新区智慧城市总体需求 | 第24-27页 |
3.3.1 建设基础支撑体系,搭建“智慧城市”载体 | 第24-25页 |
3.3.2 不断完善优化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需求 | 第25页 |
3.3.3 不断建设完善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需求 | 第25页 |
3.3.4 不断完善技术方案的需求 | 第25-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锦州滨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分析 | 第28-34页 |
4.1 智慧交通 | 第28页 |
4.2 智慧资源环境领域规划 | 第28-29页 |
4.3 智慧医疗建设 | 第29-30页 |
4.4 智慧文化教育建设 | 第30-31页 |
4.5 智慧社保 | 第31-32页 |
4.6 智慧旅游 | 第32页 |
4.7 智慧气象 | 第32-33页 |
4.8 智慧社区 | 第33页 |
4.9 智慧城区 | 第33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锦州滨海新区智慧城市管理 | 第34-39页 |
5.1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 | 第34-36页 |
5.1.1 电子政务一体化 | 第34页 |
5.1.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 | 第34页 |
5.1.3 智慧城市信息化管理 | 第34-35页 |
5.1.4 智能应急 | 第35页 |
5.1.5 智慧环保 | 第35页 |
5.1.6 智慧安监 | 第35页 |
5.1.7 城建监管信息化 | 第35-36页 |
5.1.8 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信息化 | 第36页 |
5.1.9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 | 第36页 |
5.2 智慧经济高端发展行动 | 第36-38页 |
5.2.1 物联网 | 第36-37页 |
5.2.2 云计算 | 第37页 |
5.2.3 大数据 | 第37页 |
5.2.4 智能终端 | 第37页 |
5.2.5 集成电路 | 第37-3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6章 锦州滨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保障措施 | 第39-44页 |
6.1 加强组织领导 | 第39页 |
6.2 建立配套政策 | 第39-40页 |
6.3 创新产业模式 | 第40-41页 |
6.4 构建运行机制 | 第41页 |
6.5 创新体制机制 | 第41页 |
6.6 资金保障到位 | 第41-42页 |
6.7 强化人才培养 | 第42-43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