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特殊石墨烯结构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o3O4和Si的性能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42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2-16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及其现状第12-14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第15-16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展现状、种类和主要存在的问题第16-31页
        1.3.1 石墨类负极材料的特点和主要存在的问题第17-21页
        1.3.2 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特点、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第21-23页
        1.3.3 硅基负极材料的特点、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第23-31页
    1.4 本论文的工作构想和主要内容第31-34页
    参考文献第34-42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与表征第42-47页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42-44页
    2.2 材料分析与表征第44-45页
        2.2.1 物相分析(XRD)测试第44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第44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测试第44-45页
        2.2.4 热重/差热分析(TG/DTA)测试第45页
        2.2.5 拉曼光谱(Raman)测试第45页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5-47页
        2.3.1 电极膜片的制备第45页
        2.3.2 组装扣式电池第45-46页
        2.3.3 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测试第46页
        2.3.4 循环伏安(CV)测试第46页
        2.3.5 电化学阻抗(EIS)测试第46-47页
第三章 石墨烯面内缺陷诱导超高密度四氧化三钴复合材料的生长及性能研究第47-71页
    3.1 引言第47-50页
    3.2 实验部分第50-52页
        3.2.1 制备氧化石墨烯第50页
        3.2.2 氧化石墨烯面内缺陷位的构筑第50页
        3.2.3 超高密度四氧化三钴/多孔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deRGO/Co_3O_4)的合成第50-51页
        3.2.4 材料表征第51页
        3.2.5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第51-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63页
        3.3.1 面内缺陷对Co_3O_4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的影响机制第52-53页
        3.3.2 deGO表面面内缺陷位的相关表征第53-54页
        3.3.3 deRGO/Co_3O_4和RGO/Co_3O_4复合材料的比较分析第54-58页
        3.3.4 deRGO/Co_3O_4纳米复合材料与纯Co_3O_4纳米颗粒电化学性能的比较分析第58-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第四章 石墨烯空心球包覆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第71-103页
    4.1 引言第71-75页
    4.2 实验部分第75-78页
        4.2.1 Si@void@graphene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5-76页
        4.2.2 材料表征第76-77页
        4.2.3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77-7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8-94页
        4.3.1 Si@void@graphene纳米复合材料合成中关键步骤的讨论第78-81页
        4.3.2 Si@void@graphene纳米复合材料的相关表征第81-87页
        4.3.3 Si@void@graphene和Si@void@amorphous carbon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较第87-94页
    4.5 本章小结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03-107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KCNMB1和KCNJ1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