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山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对象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与史料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宏观视野下的中山地理与历史 | 第15-26页 |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概况 | 第15页 |
·地理岸线的变迁 | 第15-20页 |
·海洋的力量 | 第20-22页 |
·频繁的灾害 | 第22-23页 |
·地理环境下的城市选址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封建时代的香山城市发展 | 第26-52页 |
·下等县时代——清代以前的城市 | 第26-30页 |
·沿革 | 第26-28页 |
·文明缓现 | 第28页 |
·由镇及县,发展建城 | 第28-29页 |
·移民的作用 | 第29页 |
·繁荣不常 | 第29-30页 |
·城市的环境 | 第30-37页 |
·陈天觉与铁城的建立 | 第37-39页 |
·城墙演变史 | 第39-43页 |
·封建时代的公共设施 | 第43-48页 |
·行政机构 | 第43-44页 |
·文化设施 | 第44-47页 |
·桥梁 | 第47-48页 |
·传统的形制——封建时代的城市结构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城市发展 | 第52-66页 |
·“迁界”与“展界” | 第52-55页 |
·商业的勃兴 | 第55-60页 |
·城市外溢——商业空间发展 | 第60-64页 |
·清末民初的城市结构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模范县时代的城市建设 | 第66-87页 |
·1929 -1949 年:模范县时代 | 第66-69页 |
·陆路的发展与水陆要冲 | 第69-74页 |
·模范县时代的城市建设 | 第74-84页 |
·民国时期的新建设 | 第84页 |
·民国时期的香山城市结构 | 第84-86页 |
·结语 | 第86-87页 |
第六章 与近代典型城市之对比 | 第87-97页 |
·城市的分类 | 第87-88页 |
·与“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之对比 | 第88-93页 |
·与“四大名镇”之一佛山之对比 | 第93-96页 |
·结语 | 第96-97页 |
第七章 中山城市形态变迁特点 | 第97-99页 |
·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的动力 | 第97页 |
·近代中山城市形态演变的三个阶段 | 第97页 |
·近代中山城市形态演变的特点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