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油气田论文

聚丙烯酰胺采油废水预处理技术及可生化性测定研究

Abstract第5-6页
摘要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4页
    1.1 课题背景第12页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24页
    2.1 采油废水的来源和性质第14页
    2.2 废水预处理技术第14-18页
        2.2.1 吸附法第14-15页
        2.2.2 化学法第15页
        2.2.3 膜技术第15-16页
        2.2.4 微电解技术第16页
        2.2.5 电化学法第16-17页
        2.2.6 生物法第17-18页
    2.3 高级氧化法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第18-21页
        2.3.1 Fenton氧化法第18-20页
        2.3.2 O_3氧化技术第20页
        2.3.3 O_3 /UV组合过程第20页
        2.3.4 O_3/H_2O_2氧化技术第20-21页
    2.4 废水可生化性表征方法第21-24页
        2.4.1 BOD_5/COD法第21-22页
        2.4.2 好氧呼吸速率法第22页
        2.4.3 固有生物降解性赞恩-惠伦斯法第22页
        2.4.4 脱氢酶活性指标法第22-23页
        2.4.5 有机物的可生化性第23-24页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4-31页
    3.1 实验仪器第24页
    3.2 实验试剂第24-25页
    3.3 聚丙烯酰胺采油废水水质第25-26页
    3.4 实验方法第26-29页
        3.4.1 O_3/UV氧化实验第26-27页
        3.4.2 O_3/H_2O_2氧化实验第27页
        3.4.3 UV/H_2O_2氧化实验第27页
        3.4.4 H_2O_2/O_3/UV氧化实验第27-28页
        3.4.5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的影响第28页
        3.4.6 好氧呼吸速率法第28页
        3.4.7 固有生物降解性赞恩-惠伦斯实验第28-29页
    3.5 分析方法第29-31页
        3.5.1 pH值第29页
        3.5.2 化学需氧量(COD)第29页
        3.5.3 PAM浓度第29页
        3.5.4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第29-30页
        3.5.5 H_2O_2浓度第30-31页
第4章 高级氧化法处理聚丙烯酰胺采油废水第31-55页
    4.1 O_3处理聚丙烯酰胺采油废水第31-34页
        4.1.1 氧化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4.1.2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2-34页
    4.2 O_3/UV处理聚丙烯酰胺采油废水第34-38页
        4.2.1 氧化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4.2.2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5-37页
        4.2.3 紫外灯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4.3 O_3/H_2O_2处理聚丙烯酰胺采油废水第38-43页
        4.3.1 氧化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38-40页
        4.3.2 H_2O_2与O_3的摩尔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0-41页
        4.3.3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1-43页
    4.4 UV/H_2O_2处理聚丙烯酰胺采油废水第43-47页
        4.4.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3-44页
        4.4.2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4-46页
        4.4.3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4.5 H_2O_2/O_3/UV处理聚丙烯酰胺采油废水第47-53页
        4.5.1 H_2O_2与O_3的摩尔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7-49页
        4.5.2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4.5.3 紫外灯功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0-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聚丙烯酰胺采油废水可生化性测定研究第55-76页
    5.1 稀释接种法测定BOD_5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55-68页
        5.1.1 pH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的影响第55-56页
        5.1.2 温度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的影响第56-57页
        5.1.3 营养盐溶液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的影响第57-58页
        5.1.4 接种液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的影响第58-62页
        5.1.5 有毒物质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的影响第62-66页
        5.1.6 硝化作用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的影响第66-67页
        5.1.7 硝化抑制剂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的影响第67-68页
    5.2 好氧呼吸速率法第68-71页
    5.3 固有生物降解性赞恩-惠伦斯法第71-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总结第76-78页
    6.1 全文总结第76-77页
    6.2 存在问题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患者知情权
下一篇:论健康保险的给付性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