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基于磁通门磁力仪的全张量磁梯度测量系统 | 第14-16页 |
1.2.2 基于SQUID器件的全张量磁梯度测量系统 | 第16-19页 |
1.3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1.3.1 基于磁通门磁力仪的全张量磁梯度测量系统 | 第19-20页 |
1.3.2 基于SQUID器件的全张量磁梯度测量系统 | 第20-21页 |
1.3.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2-24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3-24页 |
第2章 高温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模型研究与系统设计 | 第24-48页 |
2.1 磁梯度张量及其应用概述 | 第24-28页 |
2.1.1 磁梯度张量简介 | 第24-25页 |
2.1.2 磁梯度张量的应用 | 第25-28页 |
2.2 DC-SQUID平面梯度计与磁强计概述 | 第28-34页 |
2.2.1 SQUID性能及分类 | 第28-29页 |
2.2.2 DC-SQUID工作机理 | 第29-32页 |
2.2.3 高温DC-SQUID平面梯度计与磁强计简介 | 第32-34页 |
2.3 航空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模型研究 | 第34-39页 |
2.3.1 磁梯度张量测量探头典型构型分析 | 第34-35页 |
2.3.2 磁梯度张量动态测量模型建立 | 第35-39页 |
2.4 航空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系统设计 | 第39-47页 |
2.4.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9-40页 |
2.4.2 探头单元设计 | 第40-41页 |
2.4.3 DC-SQUID测控单元设计 | 第41-43页 |
2.4.4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 第43-44页 |
2.4.5 惯导单元选型 | 第44-45页 |
2.4.6 上位机设计 | 第45-46页 |
2.4.7 系统研制关键技术概述 | 第46-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高温超导磁梯度张量测量探头几何结构最优化研究 | 第48-66页 |
3.1 张量探头结构优化的意义 | 第48-50页 |
3.2 磁梯度张量的分辨率与探头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第50-55页 |
3.2.1 DC-SQUID平面磁梯度计的梯度分辨率介绍 | 第50-51页 |
3.2.2 五个独立分量的分辨率推导 | 第51-52页 |
3.2.3 五个独立分量的相对分辨率分析 | 第52-55页 |
3.3 张量探头结构优化 | 第55-59页 |
3.3.1 探头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 | 第55-56页 |
3.3.2 张量探头优化 | 第56-58页 |
3.3.3 张量探头优化效果 | 第58-59页 |
3.4 探头工艺误差分析 | 第59-64页 |
3.4.1 探头工艺误差分类 | 第59-60页 |
3.4.2 探头工艺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 | 第60-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高温DC-SQUID平面磁梯度计不平衡度修正技术研究 | 第66-90页 |
4.1 DC-SQUID平面梯度计不平衡度分析 | 第66-71页 |
4.1.1 平面梯度计不平衡度修正的必要性及修正方法 | 第66-69页 |
4.1.2 亥姆霍兹线圈修正方案的局限性 | 第69-71页 |
4.2 基于RLS算法的梯度计不平衡度修正方法研究 | 第71-74页 |
4.2.1 自适应拟合算法进行梯度计不平衡度修正的可行性分析 | 第71-72页 |
4.2.2 基于RLS算法的梯度计不平衡度修正模型建立 | 第72-74页 |
4.3 仿真实验验证 | 第74-85页 |
4.3.1 方案设计 | 第74-78页 |
4.3.2 RLS拟合算法仿真 | 第78-81页 |
4.3.3 不同环境条件对RLS拟合算法的影响 | 第81-84页 |
4.3.4 仿真小结 | 第84-85页 |
4.4 实验验证 | 第85-8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5章 DC-SQUID工作状态自动调控方法研究 | 第90-110页 |
5.1 DC-SQUID调控单元功能分析 | 第90-93页 |
5.1.1 DC-SQUID传感器及测控单元 | 第90-92页 |
5.1.2 模拟式DC-SQUID测控单元在航磁测量中的局限性 | 第92-93页 |
5.2 DC-SQUID最佳工作点自动设置方法研究 | 第93-103页 |
5.2.1 总体设计 | 第93页 |
5.2.2 数字式DC-SQUID调控单元设计 | 第93-99页 |
5.2.3 DC-SQUID最佳工作点自动设置算法研究 | 第99-102页 |
5.2.4 最佳工作点自动设置结果分析 | 第102-103页 |
5.3 DC-SQUID传感器复位后测量数据修正技术研究 | 第103-108页 |
5.3.1 磁强计失锁后测量数据修正模型建立 | 第104-105页 |
5.3.2 梯度计失锁后测量数据修正模型建立 | 第105-108页 |
5.3.3 本节小结 | 第10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6章 高温超导全张量测量系统测试 | 第110-130页 |
6.1 室内测试平台搭建 | 第110-113页 |
6.1.1 室内测试环境建立 | 第110-111页 |
6.1.2 测试平台搭建 | 第111-113页 |
6.2 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各测量通道性能参数测试 | 第113-126页 |
6.2.1 测试前准备工作 | 第113-118页 |
6.2.2 静噪水平测试 | 第118-120页 |
6.2.3 灵敏度与测量范围测试 | 第120-123页 |
6.2.4 带宽测试 | 第123-124页 |
6.2.5 摆率测试 | 第124-126页 |
6.3 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有效性验证 | 第126-12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0-134页 |
7.1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130-131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132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