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做空中国概念股现象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的提出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选题的提出第9页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9-10页
        1.2.1 研究内容第9-10页
        1.2.2 研究方法第10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第10-11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1-17页
    2.1 理论基础第11-13页
        2.1.1 有效市场假说第11-12页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2-13页
    2.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2.2.1 关于中国概念股的研究第13-14页
        2.2.2 分析师报告有效性的研究第14-15页
        2.2.3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股价波动研究第15-16页
        2.2.4 文献评述及对本文的启示第16-17页
第三章 做空中国概念股现象的计量分析第17-30页
    3.1 研究假说第17页
        3.1.1 做空报告对中国概念股短期影响的假说第17页
        3.1.2 做空报告对中国概念股长期影响的假说第17页
    3.2 模型设计与样本选取第17-20页
        3.2.1 模型设计第17-19页
        3.2.2 样本选取第19-20页
        3.2.3 数据来源第20页
    3.3 实证结果分析第20-30页
        3.3.1 做空报告对中国概念股短期影响的实证分析第20-25页
        3.3.2 做空报告对中国概念股长期影响的实证分析第25-28页
        3.3.3 实证小结第28-30页
第四章 做空中国概念股现象的案例分析第30-42页
    4.1 做空中国概念股现象的成因第30-33页
        4.1.1 做空中国概念股现象产生的宏观因素第30-31页
        4.1.2 做空中国概念股现象产生的微观因素第31-33页
    4.2 中国概念股做空报告分析第33-37页
        4.2.1 做空报告的特征第33-34页
        4.2.2 做空报告提示的风险第34-36页
        4.2.3 做空机构的调查方法第36-37页
    4.3 做空中国概念股现象的个案分析第37-42页
        4.3.1 奇虎360案例分析第37-40页
        4.3.2 中国高速频道案例分析第40-42页
第五章 结论、启示和不足第42-45页
    5.1 研究结论第42页
    5.2 研究启示第42-44页
        5.2.1 上市公司层面第42-43页
        5.2.2 中介机构层面第43页
        5.2.3 监管层面第43-44页
    5.3 研究不足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市场中的竞合策略研究
下一篇:环境影响下的量子非局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