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女大学生对甜食线索的注意偏向及偏向训练效果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3页
1 研究综述第13-22页
    1.1 主要概念界定第13页
        1.1.1 甜食的定义第13页
        1.1.2 甜食的界定与选择第13页
    1.2 注意偏向的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1 注意偏向的定义第13页
        1.2.2 注意偏向的成分第13-14页
        1.2.3 注意偏向的行为学研究第14-15页
        1.2.4 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第15-16页
        1.2.5 注意偏向的ERP研究第16-17页
    1.3 注意偏向训练的研究综述第17-18页
        1.3.1 注意偏向训练的定义第17页
        1.3.2 注意偏向训练方法第17-18页
    1.4 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综述第18-20页
        1.4.1 基于不同被试的研究第18-19页
        1.4.2 基于不同食物线索分类的研究第19页
        1.4.3 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研究的影响因素第19-20页
    1.5 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训练研究综述第20-22页
2 研究的总体构思第22-26页
    2.1 已往研究不足及问题提出第22-24页
    2.2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4-25页
    2.3 研究意义第25-26页
        2.3.1 理论意义第25页
        2.3.2 现实意义第25-26页
3 实验一女大学生对甜食线索的注意偏向第26-33页
    3.1 实验目的第26页
    3.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3.2.1 被试第26页
        3.2.2 实验材料第26页
        3.2.3 实验设计第26-27页
        3.2.4 实验程序第2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3.3.1 被试BMI指数、饥饿状态等基本情况分析第27-28页
        3.3.2 数据整理第28页
        3.3.3 女大学生对甜食线索的注意偏向结果分析第28-30页
    3.4 讨论第30-33页
        3.4.1 被试BMI指数、饥饿状态等基本情况讨论第30页
        3.4.2 女大学生对甜食线索的注意偏向成分讨论第30-33页
4 实验二:甜食线索注意偏向的眼跳训练效果研究第33-44页
    4.1 实验目的第33页
    4.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4.2.1 被试第33页
        4.2.2 实验材料第33-34页
        4.2.3 实验仪器第34页
        4.2.4 实验设计第34页
    4.3 实验程序第34-37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4.4.1 不同组被试基本情况的差异分析结果第37页
        4.4.2 眼动数据整理第37页
        4.4.3 眼动数据分析第37-40页
    4.5 讨论第40-44页
        4.5.1 不同组被试基本情况的差异讨论第40页
        4.5.2 对甜食线索注意偏向成分讨论第40-41页
        4.5.3 对甜食线索注意偏向变化的讨论第41-44页
5 综合讨论第44-47页
    5.1 女大学生对甜食线索的注意偏向特点讨论第44-45页
    5.2 眼跳训练的偏向调节效果及作用机制讨论第45-47页
6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第47-49页
    6.1 研究的创新点第47页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7-49页
7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录第55-59页
个人简历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子病历分析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数据挖掘方法研究
下一篇:错觉轮廓图像的分割模型及其快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