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3-28页 |
1.1 污水除磷研究 | 第13-17页 |
1.1.1 水中磷的来源及存在形式 | 第13页 |
1.1.2 磷与水体富营养化 | 第13页 |
1.1.3 污水除磷的方法 | 第13-17页 |
1.2 磷回收研究 | 第17-19页 |
1.2.1 磷资源 | 第17-18页 |
1.2.2 污水厂中的磷回收 | 第18-19页 |
1.3 结晶法回收废水中磷的研究 | 第19-23页 |
1.3.1 MAP结晶除磷原理及过程 | 第20页 |
1.3.2 HAP结晶原理及过程 | 第20-22页 |
1.3.3 国内外HAP结晶法回收磷研究动态 | 第22-23页 |
1.4 牡蛎壳特性及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23-25页 |
1.4.1 牡蛎壳简介 | 第23页 |
1.4.2 牡蛎壳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23-25页 |
1.5 包埋固定化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25-27页 |
1.5.1 包埋固定化简介 | 第25-26页 |
1.5.2 包埋固定化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第26-27页 |
1.6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2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第28-32页 |
2.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2.1.1 研究目标 | 第28页 |
2.1.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2.3 本实验的先进性及创新点 | 第31-32页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3.1 实验材料、水质、药品及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3.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3-35页 |
4 以生牡蛎壳粉为晶种的结晶除磷实验研究 | 第35-39页 |
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35页 |
4.1.1 研究目标 | 第35页 |
4.1.2 研究内容 | 第35页 |
4.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4.2.1 pH对结晶除磷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2 c(Ca)/c(P)对结晶除磷的影响 | 第36-37页 |
4.2.3 晶种用量对结晶除磷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 晶种评价 | 第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以煅烧牡蛎壳粉为结晶晶种的结晶除磷实验研究 | 第39-46页 |
5.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39页 |
5.1.1 研究目标 | 第39页 |
5.1.2 研究内容 | 第39页 |
5.2 煅烧改性实验研究 | 第39-41页 |
5.2.1 实验设计 | 第39页 |
5.2.2 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5.3 利用改性牡蛎壳粉为晶种进行结晶除磷实验研究 | 第41-43页 |
5.3.1 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5.3.2 结果及分析 | 第42-43页 |
5.4 生成物表征 | 第43-44页 |
5.5 晶种评价 | 第44-4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缓释Ca~(2+)除磷剂的制备及实验研究 | 第46-65页 |
6.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46页 |
6.1.1 研究目标 | 第46页 |
6.1.2 研究内容 | 第46页 |
6.2 缓释Ca~(2+)除磷剂的制备 | 第46-49页 |
6.2.1 制备方法 | 第47-48页 |
6.2.2 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6.3 除磷剂缓释除磷效果分析 | 第49-52页 |
6.3.1 实验设计 | 第49-50页 |
6.3.2 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6.4 正交实验分析 | 第52-55页 |
6.5 缓释Ca~(2+)除磷机理分析 | 第55-58页 |
6.6 磷回收产物分析 | 第58-62页 |
6.7 除磷剂评价 | 第62-63页 |
6.7.1 磷回收效率分析 | 第62-63页 |
6.7.2 除磷剂评价 | 第63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