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1.5.2 实地调查法 | 第12页 |
1.5.3 典型案例分析法 | 第12-13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7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1.7.1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7.2 存在的不足 | 第14-15页 |
2 休闲农业相关内容及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休闲农业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2 休闲农业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1 综合性 | 第15页 |
2.2.2 乡土性 | 第15-16页 |
2.2.3 项目多样性 | 第16页 |
2.2.4 发展可持续性 | 第16页 |
2.2.5 市场性 | 第16页 |
2.3 休闲农业的功能与类型 | 第16-18页 |
2.3.1 休闲农业功能 | 第16-18页 |
2.3.2 休闲农业类型 | 第18页 |
2.4 休闲农业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4.1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第18-19页 |
2.4.2 体验经济理论 | 第19页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3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3.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3.2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 第22-23页 |
4 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 第23-33页 |
4.1 六安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内在条件 | 第23-24页 |
4.1.1 丰富的农业资源与文化资源 | 第23页 |
4.1.2 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 第23-24页 |
4.2 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4.2.1 宏观因素 | 第24页 |
4.2.2 微观因素 | 第24-25页 |
4.2.3 可观的潜在客源市场 | 第25页 |
4.3 六安市休闲农业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4.3.1 发展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 第25-26页 |
4.3.2 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个体之间发展落差大 | 第26-27页 |
4.3.3 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多样化 | 第27页 |
4.3.4 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特点 | 第27-28页 |
4.4 六安市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3页 |
4.4.1 政府重视有待加强,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 第28-29页 |
4.4.2 缺乏专业性的管理部门,部门协调机制未建立 | 第29页 |
4.4.3 规划引导不足,政策力度不够 | 第29-30页 |
4.4.4 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开发力度小,产业链较短 | 第30-31页 |
4.4.5 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 第31页 |
4.4.6 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人才流失严重 | 第31-33页 |
5 君湖刘老根生态农庄案例 | 第33-40页 |
5.1 君湖刘老根农庄概况 | 第33页 |
5.2 农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3-36页 |
5.2.1 当地优越农业资源与文化资源 | 第33-34页 |
5.2.2 优越的市场区位,便利的交通条件 | 第34页 |
5.2.3 科学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34页 |
5.2.4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综合性休闲项目 | 第34-35页 |
5.2.5 强化科技投入与生态经营理念 | 第35页 |
5.2.6 带动农村就业,提高就业人员素质 | 第35-36页 |
5.3 农庄经营管理分析 | 第36-38页 |
5.3.1 君湖刘老根生态农庄经营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5.3.2 生态农庄营销策略分析 | 第37-38页 |
5.4 农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0页 |
5.4.1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大,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38页 |
5.4.2 经营管理疏松,人力、财力缺乏 | 第38-39页 |
5.4.3 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 第39-40页 |
6 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40-46页 |
6.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 | 第40页 |
6.2 科学规划、重点推进 | 第40-41页 |
6.3 提高政策供给水平,加强制度保障力度 | 第41-43页 |
6.3.1 构建融资体系,突破资金瓶颈 | 第41页 |
6.3.2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升从业人员水平 | 第41-42页 |
6.3.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 第42页 |
6.3.4 完善制度建设,扩大政策优惠力度 | 第42-43页 |
6.3.5 借助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 第43页 |
6.4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高自我规范化水平 | 第43页 |
6.5 企业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 第43-46页 |
6.5.1 抓机遇、找定位、重营销,增强竞争力 | 第43-44页 |
6.5.2 提高服务标准,提升综合水平 | 第44-45页 |
6.5.3 加速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 | 第45-46页 |
7 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46-47页 |
7.1 结论 | 第46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