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8-11页 |
| 一、错案及其揭示出的检察监督问题 | 第11-16页 |
| (一)佘祥林案及其揭示的检察监督问题 | 第11-12页 |
| 1.佘祥林案的案情 | 第11页 |
| 2.佘祥林案中存在的检察监督问题 | 第11-12页 |
| (二)聂树斌案及其揭示的检察监督问题 | 第12-14页 |
| 1.树斌案的案情 | 第12-13页 |
| 2.聂树斌案反映出的检察监督问题 | 第13-14页 |
| (三)于英生案及其揭示的检察监督问题 | 第14-16页 |
| 1.于英生案的案情 | 第14-15页 |
| 2.于英生案存在的检察监督问题 | 第15-16页 |
| 二、错案中检察监督不力及其原因 | 第16-25页 |
| (一)错案防范中检察监督不力 | 第16-21页 |
| 1.立案阶段的检察监督不力 | 第16-18页 |
| 2.侦查阶段的检察监督不力 | 第18-20页 |
| 3.审查起诉阶段的检察监督不力 | 第20页 |
| 4.审判阶段的检察监督不力 | 第20-21页 |
| (二)我国检察监督不力的原因 | 第21-25页 |
| 1.“流水作业式”诉讼模式影响检察机关的独立性 | 第21-22页 |
| 2.案外因素介入影响检察机关监督的独立性 | 第22-23页 |
| 3.检察人员缺乏错案防范意识 | 第23-25页 |
| 三、加强检察监督在我国防范错案中作用的构想 | 第25-32页 |
| (一)对我国检察机关在防范错案中监督职能的界定 | 第25-26页 |
| 1.对检察监督概念本身的界定 | 第25-26页 |
| 2.对错案防范机制中检察监督范围的界定 | 第26页 |
| (二)加强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审判前各程序的监督 | 第26-30页 |
| 1.加强检察机关对立案监督的刚性 | 第26-27页 |
| 2.对侦查行为进行直接、动态监督 | 第27-29页 |
| 3.检察机关对审判过程的同步监督 | 第29-30页 |
| (三)提高检察人员的素质 | 第30-32页 |
| 1. 提高检察人员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能力 | 第30-31页 |
| 2. 加强检察人员队伍建设 | 第31-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