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1.1 黏菌素概述 | 第12-13页 |
1.1.1 黏菌素理化性质 | 第12页 |
1.1.2 黏菌素的肾毒性 | 第12页 |
1.1.3 黏菌素的神经毒性 | 第12-13页 |
1.1.4 黏菌素药动学 | 第13页 |
1.1.5 黏菌素抗菌机理 | 第13页 |
1.2 神经生长因子(NGF) | 第13-15页 |
1.2.1 NGF的概述 | 第13-14页 |
1.2.2 NGF信号传递途径 | 第14页 |
1.2.3 NGF神经保护作用 | 第14页 |
1.2.4 NGF临床应用及展望 | 第14-15页 |
1.3 细胞自噬 | 第15-17页 |
1.3.1 细胞自噬的概述 | 第15页 |
1.3.2 细胞自噬的过程 | 第15-16页 |
1.3.3 细胞自噬的两面性 | 第16-17页 |
1.3.4 细胞自噬实际应用 | 第17页 |
1.4 细胞凋亡 | 第17-19页 |
1.4.1 细胞凋亡的概述 | 第17页 |
1.4.2 细胞凋亡调控因子 | 第17页 |
1.4.3 细胞凋亡的过程 | 第17-18页 |
1.4.4 细胞凋亡途径 | 第18-19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5页 |
2.1 试验细胞 | 第21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1-22页 |
2.3 主要试剂 | 第22-25页 |
2.3.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3页 |
2.3.2 其他试剂的配制 | 第23-25页 |
2.4 PC12细胞的培养 | 第25-27页 |
2.4.1 PC12细胞的复苏 | 第25页 |
2.4.2 PC12细胞的传代 | 第25-26页 |
2.4.3 PC12细胞的冻存 | 第26页 |
2.4.4 细胞计数 | 第26页 |
2.4.5 检测细胞活性 | 第26-27页 |
2.5 NGF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27-34页 |
2.5.1 试验分组 | 第27页 |
2.5.2 细胞活性的检查 | 第27页 |
2.5.3 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活性 | 第27页 |
2.5.4 MDC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情况 | 第27页 |
2.5.5 免疫荧光染色标记细胞自噬体 | 第27-28页 |
2.5.6 细胞透射电镜检测细胞结构 | 第28页 |
2.5.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 | 第28-29页 |
2.5.8 RT-PCR半定量分析目标基因的表达 | 第29-31页 |
2.5.9 Western blot分析PC12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第31-33页 |
2.5.10 PC12细胞MMP的测定 | 第33-34页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3页 |
3.1 细胞活性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3.2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结果 | 第36-38页 |
3.3 MDC染色结果 | 第38-39页 |
3.4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 第39-40页 |
3.5 细胞透射电镜的结果 | 第40-42页 |
3.6 细胞流式仪检测细胞活性的结果 | 第42-43页 |
3.7 细胞RT-PCR分析目的基因m RNA的表达结果 | 第43-50页 |
3.7.1 PC12细胞总RNA提取与鉴定结果 | 第43-44页 |
3.7.2 PCR产物凝胶电泳鉴定结果 | 第44-45页 |
3.7.3 RT-PCR检测结果 | 第45-50页 |
3.8 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结果 | 第50-51页 |
3.9 细胞蛋白免疫印迹结果 | 第51-53页 |
4 讨论 | 第53-56页 |
4.1 Colistin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剂量的确定 | 第53页 |
4.2 NGF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3页 |
4.3 NGF对细胞自噬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PC12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