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6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光催化及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 第14-17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 第14-15页 |
1.2.2 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 第15-17页 |
1.3 光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1.3.1 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2 形貌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3 表面结构和电荷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4 光催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1.4 可见光光催化剂的进展 | 第21-24页 |
1.4.1 TiO_2可见光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4.2 非TiO_2可见光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5 卤氧化铋可见光光催化剂的新进展 | 第24-32页 |
1.5.1 BiOBr可见光光催化剂 | 第25-29页 |
1.5.2 BiOI可见光光催化剂 | 第29-32页 |
1.6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6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46-59页 |
2.1 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46-47页 |
2.1.1 溶剂热法制备 | 第46页 |
2.1.2 粉煤灰漂珠载体的特性 | 第46-47页 |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47-53页 |
2.2.1 X射线衍射 | 第47-48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48-49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49页 |
2.2.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49-51页 |
2.2.5 N_2吸附脱附曲线测试 | 第51-52页 |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52页 |
2.2.7 EDS能谱分析 | 第52-53页 |
2.3 目标污染物及其光催化实验 | 第53-58页 |
2.3.1 目标污染物 | 第53-54页 |
2.3.2 反应溶液的配置 | 第54-55页 |
2.3.3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55-56页 |
2.3.4 光催化降解机理实验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第三章 3DBiOBr/BiOI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9-88页 |
3.1 引言 | 第59-6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0-64页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60-62页 |
3.2.2 BiOBr/BiOI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页 |
3.2.3 BiOBr/BiOI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62页 |
3.2.4 BiOBr/BiOI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活性评价 | 第62-6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4-83页 |
3.3.1 BiOBr/BiOI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64-69页 |
3.3.2 BiOBr/BiOI复合光催化剂对玫瑰红B的光催化降解 | 第69-71页 |
3.3.3 BiOBr/BiOI复合光催化剂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 | 第71-74页 |
3.3.4 BiOB与BiOI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的单独比较 | 第74-76页 |
3.3.5 BiOBr/BiOI复合光催化剂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机理探讨 | 第76-79页 |
3.3.6 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机制的初步探讨 | 第79-83页 |
3.4 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第四章 3DBiOBr/BiOI/FACs漂浮型光催化剂的溶剂热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88-115页 |
4.1 引言 | 第88-8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9-92页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89页 |
4.2.2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89-90页 |
4.2.3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90页 |
4.2.4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活性评价 | 第90-9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9页 |
4.3.1 PVP对BiOBr/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影响 | 第92-96页 |
4.3.2 PVP对BiOBr/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影响 | 第96-98页 |
4.3.3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98-104页 |
4.3.4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对玫瑰红B的光催化降解 | 第104-105页 |
4.3.5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机理探讨 | 第105-109页 |
4.4 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5页 |
第五章 中和水解制备BiOBr/BiOI/FACs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115-137页 |
5.1 引言 | 第115-11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6-118页 |
5.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116页 |
5.2.2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6-117页 |
5.2.3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117-118页 |
5.2.4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活性评价 | 第11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8-133页 |
5.3.1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118-126页 |
5.3.2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对玫瑰红B的光催化降解 | 第126-129页 |
5.3.3 BiOBr/BiOI/FACs复合光催化剂中和水解合成机理探讨 | 第129-133页 |
5.4 小结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37-141页 |
6.1 结论 | 第137-139页 |
6.2 建议 | 第139-141页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