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7-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第一篇 研究内容 | 第16-46页 |
第一章 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 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和鉴定 | 第16-25页 |
1 材料 | 第17-18页 |
1.1 质粒、细胞和鸡胚 | 第17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2 方法 | 第18-21页 |
2.1 基因合成与引物设计 | 第18-19页 |
2.2 转染质粒的构建 | 第19页 |
2.3 病毒的拯救 | 第19页 |
2.4 拯救病毒的PCR鉴定和测序鉴定 | 第19-20页 |
2.5 拯救病毒的电镜鉴定 | 第20页 |
2.6 拯救病毒的毒力检测 | 第20-21页 |
2.7 拯救病毒的体外复制动力学 | 第21页 |
3 结果 | 第21-24页 |
3.1 B型流感病毒合成质粒的PCR鉴定结果 | 第21-22页 |
3.2 拯救病毒株B-S9 的PCR鉴定和测序鉴定结果 | 第22-23页 |
3.3 拯救病毒的EID50测定结果 | 第23页 |
3.4 拯救病毒的TCID50检测结果 | 第23页 |
3.5 电镜观察结果 | 第23页 |
3.6 拯救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检测 | 第23-24页 |
4 讨论 | 第24页 |
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拯救病毒的致病性评价和免疫原性评价 | 第25-35页 |
1 材料 | 第25-26页 |
1.1 毒株、细胞、鸡胚和实验动物 | 第25-26页 |
1.2 主要材料 | 第2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 方法 | 第26-29页 |
2.1 病毒的准备 | 第26页 |
2.2 病毒的EID50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 小鼠的攻毒实验 | 第27页 |
2.4 小鼠各脏器病毒滴定 | 第27-28页 |
2.5 小鼠免疫实验 | 第28页 |
2.6 小鼠血凝抑制抗体检测方法 | 第28-29页 |
2.7 小鼠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 | 第29页 |
3 结果 | 第29-33页 |
3.1 感染小鼠的体重变化率 | 第29-30页 |
3.2 感染小鼠的生存率 | 第30页 |
3.3 感染小鼠半数致死量(MLD50) | 第30-31页 |
3.4 感染小鼠的组织嗜性 | 第31页 |
3.5 感染小鼠肺脏的病毒滴度 | 第31-32页 |
3.6 免疫小鼠的血凝抑制抗体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3.7 免疫小鼠的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 第33页 |
4 讨论 | 第33-34页 |
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 株免疫保护效力评价 | 第35-42页 |
1 材料 | 第35-36页 |
1.1 毒株、鸡胚和小鼠 | 第35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5-3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2 方法 | 第36-37页 |
2.1 病毒株的准备 | 第36页 |
2.2 2013-2014 候选疫苗株NYMC BX-51B的EID50的测定 | 第36页 |
2.3 小鼠免疫实验 | 第36-37页 |
2.4 小鼠免疫保护实验 | 第37页 |
2.6 小鼠脏器病毒滴定实验 | 第37页 |
3 结果 | 第37-39页 |
3.1 NYMC BX-51B的EID50结果 | 第37页 |
3.2 B-S9 攻毒后小鼠体重变化率结果 | 第37-38页 |
3.3 NYMC BX-51B攻毒后小鼠体重变化率结果 | 第38页 |
3.4 B-S9 攻毒后小鼠肺脏病毒复制结果 | 第38-39页 |
3.5 NYMC BX-51B攻毒后小鼠肺脏病毒复制结果 | 第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5 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二篇 文献综述 | 第46-64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