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33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33-51页 |
第1节 超声电导经皮透药镇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33-41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药治疗技术的应用历史 | 第34-36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药镇痛治疗的研究现状 | 第36-37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药的镇痛机理 | 第37-39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药镇痛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 | 第39-41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药镇痛治疗的展望 | 第41页 |
第2节 超微中药的研究进展 | 第41-49页 |
·中药超微粉碎相关概念 | 第42页 |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生产中的应用优势 | 第42-43页 |
·纳米中药的基本概念 | 第43-45页 |
·纳米中药的优势和特点 | 第45-47页 |
·纳米中药的应用前景 | 第47-49页 |
第3节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49-51页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49-50页 |
·本研究内容 | 第50-51页 |
第二章 正交设计进行活血镇痛散的醇提工艺研究 | 第51-63页 |
第1节 主要药品及仪器 | 第51-52页 |
第2节 实验方法 | 第52-56页 |
·柚皮苷含量测定 | 第52-53页 |
·专属性考察 | 第53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53-54页 |
·吸醇率的考查 | 第54页 |
·渗漉法与回流提取法比较试验 | 第54页 |
·醇提次数的选择试验 | 第54页 |
·正交试验的设计及实验因素水平表 | 第54-55页 |
·数据处理 | 第55-56页 |
第3节 结果 | 第56-61页 |
·专属性考察结果 | 第56-57页 |
·方法学考察结果 | 第57-59页 |
·吸醇率考查结果 | 第59页 |
·渗漉法与回流提取法比较结果 | 第59-60页 |
·醇提次数的选择试验结果 | 第60页 |
·正交试验结果及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 第60-61页 |
第4节 讨论 | 第61-63页 |
·色谱条件的确立 | 第61页 |
·吸醇率对醇提取工艺的影响 | 第61页 |
·正交试验结果的指导意义 | 第61-62页 |
·考察指标的选择 | 第62-63页 |
第三章 活血镇痛散质量标准研究 | 第63-73页 |
第1节 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 | 第63-64页 |
第2节 实验方法 | 第64-67页 |
·骨碎补的薄层鉴别 | 第64页 |
·三七的薄层鉴别 | 第64-65页 |
·红花的薄层鉴别 | 第65页 |
·半枝莲的薄层鉴别 | 第65页 |
·土鳖虫的薄层鉴别 | 第65-66页 |
·冰片的薄层鉴别 | 第66页 |
·重金属考察 | 第66页 |
·砷盐考察 | 第66-67页 |
第3节 结果 | 第67-71页 |
·骨碎补的薄层鉴别结果 | 第67页 |
·三七的薄层鉴别结果 | 第67-68页 |
·红花的薄层鉴别结果 | 第68-69页 |
·半枝莲的薄层鉴别结果 | 第69页 |
·土鳖虫的薄层鉴别结果 | 第69-70页 |
·冰片的薄层鉴别结果 | 第70页 |
·重金属及砷盐的考察结果 | 第70-71页 |
第4节 讨论 | 第71-73页 |
·定性鉴别结果讨论 | 第71页 |
·点样控制讨论 | 第71页 |
·三七薄层鉴别讨论 | 第71-72页 |
·红花薄层鉴别讨论 | 第72页 |
·重金属及砷盐考察讨论 | 第72-73页 |
第四章 超声电导经皮透入微米活血镇痛散的镇痛机理及安全性评价 | 第73-89页 |
第1节 实验材料 | 第73-74页 |
·实验动物 | 第73-74页 |
·主要试剂 | 第74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74页 |
·自制打击器 | 第74页 |
·其他材料 | 第74页 |
第2节 实验方法 | 第74-79页 |
·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微米中药凝胶贴片的制作 | 第74-76页 |
·皮肤用药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 第76页 |
·皮肤刺激性试验方法 | 第76-77页 |
·造模后分组及治疗方法 | 第77页 |
·检测指标 | 第77-79页 |
·数据处理 | 第79页 |
第3节 结果 | 第79-86页 |
·三七粉高能球磨微米化 | 第79-80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入微米中药对兔损伤后肿胀面积的影响 | 第80-81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入微米中药对兔损伤后外周白细胞数变化的影响 | 第81-83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入微米中药对兔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第83-86页 |
·微米中药凝胶贴片的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第86页 |
·微米中药凝胶贴片的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 第86页 |
第4节 讨论 | 第86-89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入微米中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镇痛机制 | 第86-87页 |
·微米中药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第87-88页 |
·微米中药凝胶贴片的急性毒性及刺激性试验影响讨论 | 第88页 |
·超声电导经皮透入微米中药应用前景 | 第88-89页 |
全文结论 | 第89-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附录: 缩略词 | 第101-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6页 |
统计学证明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