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时空的“愚公”叙事--纪录电影《愚公移山》创作、文本与批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一章 凝视的目光:伊文思与中国 | 第11-14页 |
第一节 伊文思的创作风格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愚公移山》事件始末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愚公移山》创作背景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伊文思赴中国拍摄机缘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经费来源的争议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愚公移山》的创作过程 | 第19-24页 |
第一节 拍摄对象的选择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中国政府的“协助” | 第21-24页 |
第四章 《愚公移山》的遭遇 | 第24-30页 |
第一节 《愚公移山》在西方的遭遇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愚公移山》在中国的冷遇 | 第26-28页 |
第三节“愚公移山”的寓意变更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新中国剪影与开放的镜头 | 第30-40页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变化”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愚公移山》中的女性意识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市井细民的记录 | 第35-38页 |
第四节 多维空间:乡间、都会、市镇 | 第38-40页 |
结语“混沌”的中国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