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公共领域视角下微博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7页
        一 公共领域的由来第12-14页
        二 国内外文献研究第14-17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第17-19页
        一 研究方法第17页
        二 研究创新点第17-19页
第一章 微博传播与公共领域第19-30页
    第一节 微博传播第19-22页
        一 微博传播的模式第19-20页
        二 微博传播的特点第20-22页
    第二节 公共领域概述第22-26页
        一 公共领域概念第22-24页
        二 微博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第24-26页
    第三节 微博与公共领域建构第26-30页
        一 网络公共领域第26-27页
        二 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积极作用第27-30页
第二章 公共领域视角下微博传播存在的问题第30-46页
    第一节 微博传播者:公共精神匮乏第32-37页
        一 微博议题设置缺乏公共性第32-35页
        二 明星名人成为话题设置者第35-37页
    第二节 微博受众:非理性交往第37-41页
        一 微博道德绑架与网络暴力第37-40页
        二 情绪化表达与微博骂战第40-41页
    第三节 传播内容:公共性被削弱第41-46页
        一 微博传播中公共话题边缘化第42页
        二 微博传播中语言低俗化凸显第42-45页
        三 微博谣言扰乱公共信息传播第45-46页
第三章 公共领域视角下微博传播产生问题的原因第46-53页
    第一节 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第46-48页
        一 集体狂欢心理第46-47页
        二 群体极化效应第47-48页
    第二节 微博传播“把关人”缺位第48-51页
        一 微博受众的隐匿性第48-49页
        二 商业化利益的推动第49-50页
        三 言论管控标准混乱第50-51页
    第三节 媒介技术创新的推动第51-53页
        一 信息发布门槛低第51页
        二 数字鸿沟难逾越第51-53页
第四章 公共领域视角下微博传播问题的对策第53-60页
    第一节 提升微博参与者的媒介素养第53-57页
        一 加强媒介素养和道德教育第53-54页
        二 注重微博议程设置的公共性第54-56页
        三 平衡微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第56-57页
    第二节 实行微博规范化管理第57-60页
        一 政府监管与社会协作形成合力第57-58页
        二 微博运营应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14年锦织圭与ATP前四球员硬地比赛技战术对比分析
下一篇:基于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对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综合评价--以第25~28届男篮亚锦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