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定量结构- 性质/活性关系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 第12-36页 |
·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的概述 | 第12-13页 |
·QSPR/QSAR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QSPR/QSAR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 | 第15-24页 |
·QSAR/QSPR研究中结构描述符的计算 | 第17-20页 |
·描述符的选择 | 第20-22页 |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QSAR/QSPR研究中模型的评价 | 第23-24页 |
·QSAR/QSPR研究方法的主要应用 | 第24-25页 |
·支持向量机和偏最小二乘方法的原理 | 第25-30页 |
·支持向量机(SVM) 方法 | 第25-28页 |
·偏最小二乘(PLS) 方法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第二部分 卟啉类端粒酶抑制剂的QSAR 研究 | 第36-55页 |
·研究背景 | 第36-38页 |
·数据和方法 | 第38-43页 |
·数据 | 第38页 |
·描述符的产生 | 第38页 |
·描述符的选择 | 第38-4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42-4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3-51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43-44页 |
·PLS 方法的结果 | 第44-46页 |
·SVM 方法的结果 | 第46-50页 |
·不同方法结果的讨论 | 第50页 |
·描述符的讨论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三部分 卟啉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QSPR 研究 | 第55-68页 |
·研究背景 | 第55-57页 |
·数据和方法 | 第57-60页 |
·数据 | 第57页 |
·分子描述符的产生 | 第57页 |
·描述符的选择 | 第57-59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9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59-6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0-65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60页 |
·PLS方法的结果 | 第60-63页 |
·不同方法结果的讨论 | 第63-64页 |
·描述符的讨论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第四部分 金属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QSAR 研究 | 第68-83页 |
·研究背景 | 第68-70页 |
·数据和方法 | 第70-73页 |
·数据 | 第70-72页 |
·分子结构描述符 | 第72-7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73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7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3-78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73-74页 |
·PLS 方法的结果 | 第74页 |
·SVM 方法的结果 | 第74-78页 |
·不同方法结果的讨论 | 第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