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2-24页 |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22页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5-19页 |
(二)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9-22页 |
三、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22-24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法官责任制的价值与模式 | 第24-36页 |
一、法官责任制的基本内涵 | 第24-28页 |
(一) 法官责任制的性质 | 第24-26页 |
(二) 法官责任制的特点 | 第26-27页 |
(三) 法官责任制的追究与豁免 | 第27-28页 |
二、法官责任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 第28-33页 |
(一) 法官责任制的理论依据 | 第28-30页 |
(二) 法官责任制的现实意义 | 第30-33页 |
三、法官责任制的理论模式 | 第33-36页 |
(一) 结果责任模式 | 第33-34页 |
(二) 程序责任模式 | 第34页 |
(三) 职业伦理责任模式 | 第34-36页 |
第二章 现状分析:我国现行法官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6-58页 |
一、法官责任制的现状 | 第36-38页 |
(一) 结果责任方面 | 第36-37页 |
(二) 程序责任方面 | 第37页 |
(三) 职业伦理责任方面 | 第37-38页 |
二、法官责任制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第38-51页 |
(一)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的局限性 | 第38-41页 |
(二) 法官责权利不统一 | 第41-45页 |
(三) 惩戒程序不完善 | 第45-46页 |
(四) 履职保障不足 | 第46-51页 |
三、法官责任制难以落实的原因分析 | 第51-58页 |
(一) 追责标准不统一 | 第51-52页 |
(二) 行政化色彩浓厚 | 第52-55页 |
(三) 利益博弈激烈 | 第55-56页 |
(四) 缺乏履职保障具体规定 | 第56-58页 |
第三章 对策建议:法官责任制的完善 | 第58-70页 |
一、明确法官的追责标准 | 第58-62页 |
(一) 错案责任追究应以法律为依据 | 第59页 |
(二) 不能用党纪处分来替代法律责任 | 第59-61页 |
(三) 裁判文书审批的去行政化和法官审判责任的承担 | 第61-62页 |
二、明确法官责任的豁免及其限度 | 第62-65页 |
(一) 能合理说明案件事实争议 | 第63-64页 |
(二) 在专业认知范围合理说明对条文的理解 | 第64-65页 |
三、完善法官的惩戒程序 | 第65-67页 |
(一) 法官惩戒机构的设置 | 第65-66页 |
(二) 惩戒程序的分类 | 第66-67页 |
四、完善法官履职保障 | 第67-70页 |
(一) 对侵害法官履职行为的当事人追究责任 | 第67页 |
(二) 加强法官的人身安全保障 | 第67-68页 |
(三) 加强对法官休息、休假权利的保障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