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Pd-N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脱氯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钯镍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第13-16页
        1.2.1 浸渍-液相还原法第14页
        1.2.2 电沉积法第14-15页
        1.2.3 化学沉淀法第15页
        1.2.4 置换法第15-16页
        1.2.5 偶合法第16页
    1.3 钯镍催化剂的应用现状第16-21页
        1.3.1 脱氯技术第16-18页
        1.3.2 电催化氧化第18-19页
        1.3.3 催化加氢还原第19-20页
        1.3.4 乙醇及CO催化合成丙酸第20-21页
    1.4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1.4.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1-22页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页
        1.4.3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2-23页
第二章 试验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第23-27页
    2.1 实验原料第23页
    2.2 试验试剂及仪器第23-24页
    2.3 氯的测定方法第24-25页
        2.3.1 测定程序第24页
        2.3.2 结果计算第24-25页
    2.4 分析仪器第25-27页
        2.4.1 激光粒度仪第25页
        2.4.2 X射线衍射仪第25页
        2.4.3 差热分析仪第25页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5-26页
        2.4.5 N_2吸附-脱附第26页
        2.4.6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第26-27页
第三章 Pd-N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及机理分析第27-31页
    3.1 概述第27页
    3.2 Pd-N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第27-28页
    3.3 Pd-Ni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机理第28-31页
        3.3.1 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第28页
        3.3.2 制备机理分析第28-31页
第四章 制备条件对Pd-Ni双金属催化剂的影响及表征分析第31-65页
    4.1 概述第31页
    4.2 沉积条件对催化剂粒度的影响第31-48页
        4.2.1 pH值第32-33页
        4.2.2 钯镍比第33-36页
        4.2.3 载体比第36页
        4.2.4 沉积时间第36-38页
        4.2.5 沉积温度第38-40页
        4.2.6 聚乙二醇质量第40-42页
        4.2.7 搅拌速度第42-44页
        4.2.8 超声时间第44-46页
        4.2.9 超声强度第46-48页
    4.3 热重及差热分析第48-51页
        4.3.1 Pd-Ni/γ-Al_2O_3第48-49页
        4.3.2 Pd-Ni/SiO_2第49-50页
        4.3.3 Pd-Ni/γ-Al_2O_3-SiO_2第50-51页
    4.4 焙烧对催化剂物相的影响第51-55页
        4.4.1 焙烧时间第51-53页
        4.4.2 焙烧温度第53-55页
    4.5 还原条件对催化剂物相的影响第55-59页
        4.5.1 还原时间第55-57页
        4.5.2 还原温度第57-59页
    4.6 催化剂性能表征第59-63页
        4.6.1 STEM表征第59-61页
        4.6.2 ICP及BET表征第61-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Pd-Ni双金属催化剂对紫胶的加氢脱氯研究第65-69页
    5.1 概述第65-66页
    5.2 漂白紫胶及脱氯机理第66-67页
    5.3 催化剂紫胶脱氯试验第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3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20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下一篇:中国林产品加工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研究